正文 第52章 寶藏之謎(4)(2 / 2)

探尋黃金城

1535年,曾經參加過遠征印加帝國的西班牙人塞瓦斯蒂安德·貝拉卡薩曾遇到一個年邁的印第安人酋長。那個酋長對他說,在遠方有一個“黃金國”,那裏各種用具都用黃金製作,國王用金粉灑遍全身,然後在一個聖湖裏洗浴。匆忙之中,貝拉卡薩聽說這個國王被稱為“多拉都”,即黃金人。後來,這個名字又被訛傳成遍地黃金的“愛多拉都”,成了傳說中的黃金國的名字。

1536年,一位名叫貢薩洛·西門內斯·德·奎薩達的西班牙人率領900人從哥倫比亞北岸的聖馬塔向內地進發。他們進入的是散布在哥倫比亞昆地納瑪迦高原上的齊布查族部落。這時全隊人數已從900人減到不足200人。然後,這些西班牙人來到了齊布查族的索加莫索村內,看到一座祭祀太陽神的廟宇。廟裏存放著許多齊布查國王的木乃伊。木乃伊的眼窩裏塞著綠寶石,幹燥的遺體上還覆蓋著黃金飾物。奎薩達感到非常驚訝,他簡直不敢相信在這麼一個閉塞的地方竟隱藏著這麼多的黃金飾品。

經詢問,齊布查人告訴奎薩達說,這些黃金是他們用鹽塊向另一印第安部落換來的。他們還告訴西班牙人,離這裏不遠的地方有個名叫瓜地維塔的湖,在湖上每年舉行一次神奇的儀式,就是黃金人慶祝大典。慶典時,那裏的國王全身灑滿金粉,戴上黃金飾品,乘坐木筏,從湖岸出發。周圍的族人燃起野火,群集的族人奏起各種樂器,國王便滑入湖水中,身上的金粉一洗而淨。祭師和貴族們也同時齊向湖中投下貴重的飾物,獻給太陽神。

這個故事更使西班牙冒險家們聽得垂涎三尺。奎薩達斷定這就是傳說中的那個黃金國,於是他立即帶人出發去尋找該湖。後來他們在海拔近3000米處的一個火山口附近找到了一個湖,附近有幾間小屋子,卻根本沒有黃金國的蹤影。

由於黃金的吸引力和誘惑力,傳說中神話般的愛多拉都即黃金國,到後來竟煞有其事地開始出現在那時歐洲人繪製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或圭亞洲的地圖上。但它畢竟來自傳說,所以可笑的是其位置始終無法確定。此後的300多年間,先後有幾百支探險隊,懷著永不破滅的黃金夢來到了南美從林,但進去的多,出來的少。有些人在印第安人的廟宇和陵墓中找到了一些黃金器具,但更多的人則是空手而歸或魂斷異邦,在尋找黃金的路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探險家、士兵和印第安人的冤魂,但那個神秘的“黃金國”卻還是無法找到。

難解迷塵

19世紀初,德國學者波德率領的一支探險隊,在哥倫比亞的昆迪瑪加高原找到了真正的瓜地維塔湖。波德是個嚴肅的科學家,對湖底的黃金並無興趣,但他找到瓜地維塔湖的消息卻激起了一輪新的尋找黃金的熱潮。先是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在較淺的湖水處撈出了一些黃金製品。接著,1912年,英現一家公司投資15萬美元自購置了當時最先進的設備,來到哥倫比亞,企圖抽幹瓜地維塔湖的湖水,以找到傳說中的“黃金國”人投到湖底的黃金。經過多次抽吸,露出了部分湖底,但找到的黃金很少,還不夠支付少半探險隊的費用。

此後法國、美國、哥倫比亞的探險隊都曾來到這裏,試圖抽吸湖水,尋找黃金,但也都沒有成功。後來,哥倫比亞政府看到來尋找黃金的探險隊越來越多,為了保護湖中可能存在的寶藏,下令禁止在該湖打撈、抽吸,並派軍隊封鎖了該湖。這樣,黃金國的湖底寶藏便成了一個無法揭開的謎。

此後,黃金國的傳說對人們的誘惑力逐漸消失了。但事件的發展往往有出人意料之處,到了1969年,兩名哥倫比亞農場工人在波哥大附近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一件純金製成的印加古代遺物:一個木筏上站著9個人像,其中周圍8個頭戴金飾,似乎是貴族和侍衛,中間一個高大的人像裝飾異常豪華,無疑是國王本人。這似乎可以說是那個黃金國慶典中的木筏模型,它使人感到,那個黃金國的傳說也許並非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