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刀子,兩麵三刃,受傷害的到底是誰?(1 / 1)

一把刀子,兩麵三刃,受傷害的到底是誰?

----評巴東“修腳女事件”帶給社會的多重負麵影響

據《長江商報》、《楚天都市報》等報載:近日,我省巴東縣3名幹部在某娛樂場所與一女服務員發生爭執,該服務員用修腳刀將對方兩人刺傷,其中一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據稱,雙方爭執可能是因這些幹部向女服務員提出“特殊服務”要求遭拒後,雙方產生糾紛而引發命案。目前當地公安機關正在展開調查。

不管當地司法機關的調查結論和處理結果如何,這一起悲劇帶給當事人及其他相關方麵的傷害,卻是顯而易見的。一把小小的修腳刀,本來是當事服務員賴以謀生的工具,但現在卻成了殺人的凶器!普通的小刀,此刻具有了兩麵性:正麵是白花花的淚,反麵是血淋淋的紅。一方麵是“行凶”者和傷亡者以及各自家人的無盡眼淚,另外一方麵是那生命的血和大家心靈流淌的血,都成為了這個季節刺眼的、令人眩暈的傷痛。

該事件中受傷害的第一刃,顯然是那個可憐的女服務員。一介弱女子,本來處於這個社會相對弱勢的群體之中,靠卑微甚至為許多人所不屑的勞動養活自己。在麵對強勢之下的三名幹部的無理要求而奮起反抗,最終卻成為了一個“行凶”者,傷人甚至奪去他人的生命。很顯然,她將要麵對的,很可能是法律的追究(姑且不討論她到底是正當防衛還是故意殺人),而且她以後的生活軌跡不可避免會受到重大影響。如果這一切都不曾發生,她本可以安靜地過自己的正常生活,但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那麼,是誰傷害了她?

該事件中受傷害的第二刃,應該算那幾個或傷或亡的幹部了。暫且拋開公眾和有關機構對他們的道德及其他評價,無論他們最初是基於什麼樣的心態對待那個女服務員,但他們一定不會預料到自己最後會以鮮血的代價來承受他們的放蕩。如果他們可以預料,我想他們一定會避免自己內心那邪惡的欲望。可是沒有假如!他們或傷或亡,逝去的人已經用生命為代價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留給他自己親人的也一定是無盡的悲痛;而“刀下留人”的另兩位,也很可能因為自己的不檢點言行而受到黨紀國法的處理。那麼,是誰“傷害”了他們?

該事件中受傷害的第三刃,應該就是當地的政府形象,乃至相當一部分幹部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這麼說可能有些牽強,甚至危言聳聽。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當前各種網絡、論壇、紙媒等公眾傳播渠道所呈現的信息,可以看到這個事件給當前的幹部群體的抹黑效應。公眾在談到涉事的幾位時,無論如何都很難繞開他們的身份——國家幹部。不管他們自己願不願意,公眾總是會很容易把他們的所作所為和他們的幹部身份關聯起來,而且相當一部分人會把這種個案與當前的幹部群體形象劃上某種意味深長的關聯符號。民眾會問:我們的幹部究竟怎麼啦?盡管這種無限放大的“株連”性思維不夠理性,但感性的公眾卻總是容易聯想豐富。那麼,是誰“傷害”了我們的幹部形象?

在這場由“一把小刀引發的血案”中,可以說是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傷害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包括我們這些廣大的旁觀者和無辜的幹部群體,甚至包括這個社會體製的一部分!

我們這個社會有頑強的自我療傷和康複功能。也許一段時間過後,這個事件隨著司法的介入和最後結果的塵埃落定,一度群情關注的局麵最終將歸於平靜;事件給所有人帶來的傷害,也會逐步自我修複,甚至完全遺忘。但它留給這個社會肌體造成的隱性傷害,一定會悄然沉澱,甚至形成可怕的局部毒素。

若是我們借此事件引以為戒,從諸方麵進行綜合整頓和預防,那麼該事件帶給各方麵的傷害有可能減小到最低程度。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它也算是巴東女服務員“行凶”事件帶給社會的多重負麵傷害之外,唯一的積極影響吧——雖然有些無奈。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