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冥王星概況
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上通過了第5號決議,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2009年3月9日,美國伊利諾伊州決定恢複冥王星的行星資格。不管冥王星應該被劃分為哪種星體,我們還是要對它進行介紹。
在古羅馬神話中,冥王星被看作是地獄之神普魯托。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9億千米。它的公轉周期為248年,自轉周期為6.387天。冥王星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0.0024倍,比月球小;直徑為2400千米,也比月球的直徑小;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8~2.1克。冥王星的表麵溫度為零下240℃,表麵覆蓋著一層甲烷冰。當冥王星運行到近日點附近時,甲烷冰升華,形成暫時存在的冥王星大氣。冥王星大氣非常稀薄,與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成分相似。當冥王星漸漸遠離太陽時,這層薄薄的氣體,便逐漸在地表凝固。
2.冥王星的衛星
冥王星隻有一顆衛星,是1978年7月由美國人斯蒂發現的。這顆衛星名為查龍,查龍是希臘神話中,專在冥海上度亡靈的艄公。冥王星衛星在距冥王星1.91萬千米的軌道上運行,是一顆天然同步衛星。它的公轉周期與冥王星的自轉周期正好相等。冥王星衛星的成分不清楚,據推測可能和土星的冰衛星的成分類似,表麵可能覆蓋著冰。冥王星衛星的直徑為1300千米,與冥王星的直徑相差太小,這在太陽係中絕無僅有。因此,有的天文學家猜想,它們不是行星和衛星的關係,而是一對“雙行星”。
3.謎團最多的行星
冥王星,是目前太陽係九大行星中,麵目最為模糊的一顆。它發現的時間晚,而且距離我們非常遙遠,體積又很小,因此人類對它的了解很有限,至今還沒有宇宙飛船飛到冥王星附近做過考察。在現今各種天文書刊中給出的行星參數表上,冥王星這一欄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數據,有不少也被打上問號。冥王星的直徑和質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反照率為50%~60%,這同外行星的幾顆凍結的大衛星很相似。冥王星究竟是行星還是衛星,或者是一顆大的小行星?這些問題一直是科學家們在致力探索的熱門課題。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探測技術的發展,冥王星的廬山真麵目將會展現在世人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