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本篇裏,我將介紹你在印度尼西亞與人交往時所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和禮儀規範的要點。
如今,東南亞已成為亞洲以至整個世界的旅遊熱點之一。來到東南亞的人,往往沉醉於泰國那千姿百態的佛塔,留戀於新加坡那花園般的城市風光,但也沒有人會忽視印度尼西亞這個太平洋上的“千島之國”。
總體來說,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美在山水,勝在古跡。其旅遊點最集中的是爪哇、巴厘和蘇門答臘。
它的首都雅加達建有一座名聞於世的“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大型公園,類似於我國深圳的“錦繡中華”微縮景觀。此外,日惹皇宮、婆羅浮屠佛塔,佛洛勒斯的三色湖,加裏曼丹的原始森林等等,這些地方肯定都是令你看不夠、看不完的秀山麗水與奇景妙境。
在那裏,當你在稱呼印度尼西亞人時,與其他國家的方式往往會不一樣。你那時應該“糊塗”一點:最好統稱其為印尼人,而不必在乎其民族差異。雖然目前在印尼一共有100多個民族,但為適應其統一對外的需要,該國早已將印尼定義為“單一民族國家”。所以,在印尼,你要稱某一個民族時,就改口叫它某某“部族”吧。
在那裏有百餘萬的華人和華僑,你不時會看見自己所熟悉的麵容與風俗習慣,但卻沒有必要時刻口頭提及此點,尤其不要信口提及他們與當地的本土民族的具體關係問題。
在服飾上,印尼人的傳統服裝較多。他們的上衣一般是男女都可穿的“紗籠”,並配有色調一致的披肩和腰帶。婦女們則多喜歡佩戴金銀首飾,其最常見的是戒指和耳墜。在加裏曼丹,人們還愛纏頭。
作為外來者,你在此處完全可以隨意著裝。在國內可以穿的,在這裏都是可以穿的。
因印尼所處的地理位置,年平均氣溫高達26攝氏度,故此你根本用不著準備在國內秋冬所常用的服裝,而隻要多帶些又涼爽、又舒適並且莊重一點的薄衫薄褲就可以了。當然,在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你還是應盡量穿得正式一些的。
平常與印尼人交往,你在其具體的稱呼上肯定不會有太多的不便。他們的姓名,通常也是名前、姓後的。婦女婚後多改夫姓。在正式場合,你應莊重一些,稱對方的姓名全稱或姓。而在平時,你隻要稱對方的名而省略其姓就可以了。
在正式的稱呼上,印尼人與我國相似。但不像我們分得那麼細,而是引進了西方的一些特點,用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幾個詞往往就可以全都包括了。原來他們互稱“同誌”,後來由於蘇加諾先生自稱為“加諾兄”,他們於是開始以“兄”來稱呼男性。
有的外國人在印尼之初,聽到當地人稱他為“爸爸”,往往會大驚失色。其實,這些在他們的語言中並無親屬的含義,而是他們通常習慣以“爸爸”、“媽媽”來表示對男女的尊重。
你若是在印尼當老師,可就太幸福了,因為那樣的話會有無數可愛的孩子親昵地叫你“爸爸”、“媽媽”。同時,你也可以用這兩個詞來稱那些有身份的、德高望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