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這一篇裏,我將介紹一下你在奧地利時所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與規範的基本要點。
如果你非常喜歡古典音樂的話,對每年元旦前夜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你就一定不會陌生;如果你非常喜歡宋祖英,也一定會記得2003年11月23日她在舉世聞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舉辦了其個人獨唱音樂會,多少人為其而迷醉!而台下那些身著盛裝、優雅而幸運的觀眾,就是你將要麵對的“音樂之國”的奧地利人民。
如果你是帶著音樂的夢幻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度的,那麼的確如你所想,無論在首都維也納,還是在山城薩爾茨堡,奧地利都會向你展示其濃鬱的音樂和藝術氛圍。更不用說,在音樂發展史上,這裏曾孕育了多少音樂奇才,又有多少樂壇巨匠同這裏緊密相連呢?
當然,在奧地利你所要體會到的絕不僅僅是它的音樂,而且也是這個阿爾卑斯山麓的中歐之國的一切。
它是一個在曆史上與德意誌民族緊密相連的國家。曆史上的奧匈帝國,後來的哈布斯堡王朝,都曾在這裏留下了中歐各民族融合的印跡。因此,實在難以理清它與德意誌民族在本質上存在多少區別。事實上,奧地利受古拉丁、日耳曼和斯拉夫等三大語係的交叉影響,從而在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麵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從這一點上來講,奧地利又具有自己的民族性和獨特性。
在奧地利時,你不必太多地注意人們的姓名。因為他們的姓名比較複雜,在本名之後是家庭的姓。而家庭的姓則是夫妻雙方選定的,既可以是男方的姓,也可以是女方的原姓。當然,那裏多數的人還是以夫姓為家庭姓氏的。
在奧地利,你與當地人民進行交往時,如果是在社交場合,你應當稱呼其姓,並在其姓之前加上“先生”、“女士”等稱呼。在過去,如對方是一位有身份者,或仆人稱主人時,都要加上“您”。現在,無論家裏人還是親友之間,更習慣於用“你”。在絕大多數場合,你也完全可以自自然然地用“你”去稱呼奧地利人。對於他們太過於客氣,反而被認為是你自輕自賤,信心不足。
在奧地利,當你與人們見麵時,對方常會用標準的德語“你好”來進行問候。有時他們還會采用源於拉丁文的一個詞“塞爾伍斯”(原意為“仆人”),以表示“願意為您效勞”,那就是極其客氣的表示了。對於女士,這一句往往用得最多。
男士們在向女士問候時,還可以向她行吻手禮,並彬彬有禮地說:“請允許我吻您的手”。不過,如果你明知對方是未婚少女,則行吻手禮是極為失禮的。如果同為女士,相見時是可以用擁抱和互貼麵來表達問候的。
即使行吻手禮,男士也不要主動湊上去,而應由女士主動向你伸出手,然後你再得體地致以問候。如對方並未有此舉動,那相互點點頭問好就可以了。對於女士,要有風度、重禮節,但不可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