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怎樣欣賞交響樂(1 / 1)

交響曲一詞源於古希臘,原意即“一齊響”。交響曲為大型管弦樂套曲,一般有4個樂章,速度節奏按快慢排列。樂器由弦樂、木管和打擊樂等組合成。曲的表現手法有3種,一是直接模擬,即模仿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如鳥鳴、流水、暴風雨等來表達創作意圖;二是間接聯想,如演奏沉重緩慢的腳步聲,讓聽眾自己聯想到黑夜的寂靜或是無人煙的曠野或一幢無人樓房,如抽象派的畫,你想什麼就是什麼;三是象征性類比,如音量的由弱到強、節奏由慢到快,來比喻鬥爭由低潮到高潮到勝利。習慣欣賞交響曲的聽眾,一般都很注重了解名曲的創作曆史背景。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產生於18世紀後期,當時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共和國,貝多芬正是為了這位理想化的英雄而創作的。而他的《命運交響曲》則是雙目失明後的創作,表達了作者不屈服於命運,敢做人生的強者這一主題。另如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是為表現大好河山和勤勞善良的人民而作。

交響曲給人豐富的想象、宣泄和藝術享受,因此它在歐美地區至今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