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冰原連綿千裏,雖為冰原卻有峰巒起伏,高聳入雲,如其名,山巒平日白雲環繞,不可識其真容。是天下聞名的景色幽險奇峻之地。而更為出名的,卻是這冰原之巔的修仙門派——長生門。
長生一脈源遠流長,創派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為當今仙門之翹楚。據說長生門的開山祖師是個女子名曰硫夏。這硫夏雖是個女子,幹掉卻是探幕摸金這活計。常年雲遊四方所過隳突,無骸不露,原也是十分折福的事。所以在此開山之前著實是半生潦倒,鬱鬱不得誌。
話說在其50歲那年,路經這長風冰原,一眼便看出此地靈氣天成是一處五韻齊備的太極之地。當下便收拾行囊,即刻登峰,與峰巒之間開辟出一秘洞。做為居室,連夜探訪,竟然在冰原深處尋得了一秘藏寶箱。箱內有很多古籍,竟載各般法門妙術,雖艱深枯澀,卻是妙用無窮,威力巨大。一番查看後於箱底見金色丹丸一枚,看似妙用無窮,便服了下去
硫夏得此奇遇,就留於此地潛心修習術法。匆匆二十年過去,自覺小有所成,本想重回俗世。卻感覺腹內有異,竟似心脈初生之感。於是尋得內視之法門。
話說這硫夏不看也就罷了,一看之下便被驚的三魂去了七魄,此時在她腹內丹田三寸之上,懸浮著一隻胚胎模樣的雪白色九尾小狐,隨著她的血脈律動而發出忽強忽弱的熒光,眼看是貧借著硫夏的血肉之身塑出了肉身。此時這硫夏才驀的想起,二十年前吞服的金色丹丸,難不成卻是這白色小狐的內丹?然這小小內丹居然神識不滅,借她血肉重塑出了靈體。
從初時的驚慌失措中醒來,此時硫夏心中是五味成雜,想自己五十歲尋得此洞天福地。於二十年苦修術法,雖然因為修行有成容顏得以回複年輕,有如三十美婦一般,但實際卻已有七十之壽了。在世人眼中已是高壽。想想如今鬧了個老來得子,這不叫人尷尬嘛。
硫夏安定心神,細想,世人都說七十而從心所欲,或許這是老天給我的磨練也未可知,既來之則安之吧。於是留在在這冰原之上開宗立派,名曰:長生。因所得古卷所載術法皆近於道家,他便做了道姑打扮,自號“莫言”,廣收門徒。
於百年後,硫夏誕下一女,此女狐身,有九尾。賜名鈈瑤,鈈瑤出生後因日日得硫夏純正法力灌注,未滿一周歲便可化為五歲小童的模樣。
與鈈瑤化為童形的同年,硫夏便在她百餘年前開辟的冰窟之中閉了死關。
據說她破關之日乃是天狗食日之時,天地間陷入一片昏暗,忽爾狂風大作,冰原上空竟有龍吟虎嘯之聲,聽者無不變色後,未幾時,五色光華衝天而起,一聲巨響,冰窟所在的山峰齊腰而斷,硫夏滿頭青絲換白發,麵帶微笑,身環五色光華,緩步而出,眾人駭然,頂禮膜拜,以為成仙。
硫夏終年八百三十六歲,臨終前叮囑道:“我半生說所學,盡在風水之相。這長風冰原乃是這人間罕有的靈地,我長生一門占有此地,日後必定一統道門,爾等決不可放棄。切記,切記。”
硫夏一身收徒雖多,親傳唯鈈瑤,南宮二人,因鈈瑤乃是狐身,若讓其與南宮共同執掌長生一門,必定遭人非議,遂將長生門交托與南宮之手。然一身法力散去可惜,將之封印於鈈瑤內丹之中,輕易不可用。命她在門中修行百年衝破妖狐迷障,護佑長生,成人之時方可離去。
時至今日,長生門下弟子已近千人,高手如雲,聲威顯赫,與“太一門”、“辟邪穀”並列為當世三大門派。而掌門南宮真人,早於二十三歲時便修得仙骨,從此超脫輪回,不在五行之內,功力超凡入聖,更是當世一等一的絕世人物。。
在離冰原差不多五十多裏的地方,有個小鎮,名曰“巴赫鎮”這裏有著百八十戶人家,民風淳樸,鎮中百姓多以打獵砍柴經營一些小買賣過生活。平日裏常見長生門的弟子在天上高來高去,術法神奇,對長生門是崇拜不已,以為是天上仙人。而長生門一向對周遭百姓諸多照顧,對這裏的村民也頗為不錯。但因為西北大旱,街頭還是隨處可見逃荒的難民及一些與家人走散的幼童,因無甚生活的手藝,隻得幹起了行乞的勾當。
正午喧囂的街頭,有幾個小乞丐有氣無力地坐在牆下,麵前破碗內都空空的。其中有個小孩五六歲模樣,頭發枯黃蓬亂,瘦骨嶙峋小臉,看不出是男是女,因為沒有肉,顯得臉小的同時,那臉上的一雙眼睛就顯得格外大,整張臉上似乎隻長了雙眼睛。髒破的衣裳不足以遮身體,兩條小腿露在外麵,由於長期受饑餓的折磨,身子如枯柴一般,上麵還有多處青紫的淤傷,披著空空的破舊衣裳,整個人活像一根枯萎的草,好像隨時會被冷風刮跑,真讓人懷疑這樣一個小家夥是怎麼活下來的。
一個小孩走過,隨手下半個吃剩的饅頭,頓時數雙眼睛刷的亮了起來,幾乎是同時,所有乞丐及難民都撲了上去,形如一群餓極了的瘋狗搶食,亂成一團,過了許久,才終於散開。一個小腦袋從人堆裏釀蹌著鑽了出來,也許是怕人來搶,兩隻小手拚命將那半個饅頭塞進嘴裏,兩腮幫鼓的像要裂開來。竟然是那個小不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