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三種體係(1 / 2)

‘等同於罡氣境的騎士嗎?’避開幾個試圖跟蹤自己的尾巴後,元清微回憶了一下剛才那位騎士的氣息,不僅感慨命會在龍港布置的力量。

主世界的修士體係,除了修行者外,其實還有這神官體係、武者體係和異能者體係。

其中神官體係從低到高分別是學徒、神官、大神官、教首。

這個體係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完全是依靠神眷和自身信仰,若是神祇願意,甚至可以直接將一個凡人直接提拔成教首,但其中的消耗,以及這個凡人最後的下場卻不好。

除此之外,同修行者體係比起來,神官體係和其的最大的區別在於神官體係的學徒,施展術法,並不需要外力輔助,能施展就是能施展,不能施展就是不能施展。不存在和修士體係一般,可以借助法壇、陣法,或者秘術強行施展自己原本不能施展的能力。

其次是異能者體係,比起正常的修行體係,異能者體係其實是沒有後續的道路的。

誠然,異能者當中有著許多非常強大的存在,甚至有些異能者的能力比神裔還要不講道理。

比如聯邦最強的一位異能者,就能夠操控概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是屬於無敵的存在。

可異能者一個異字,已經道盡了他們的特點。

他們能力的來源,並非血脈傳承,也不是自行修煉得來,更不是某位強大者的饋贈,而是因為某種外在因素,覺醒的個人現實。

哪怕這種能力其實是有著規律的,受限於他們覺醒時麵對的壓力和自我意識的選擇,本質上是一種近乎於型個人領域的形成和向外擴張。

可實質上,他們因為自身體內血統的不同,以及外部環境的不同,覺醒時吸收的要素不同,能力的運轉方式和外在表現也是各有不同。

簡而言之,就是每一個異能者的能力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外在表現一樣,內部運轉方式卻不一定相同,這導致他們的修行方法通常也是獨一無二,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傳承係統。

就元清微所知,哪怕是異能者發展最好的聯邦,大多數異能者的修行方法也隻有兩種。

一種是對於肉身的鍛煉,配合體術格鬥的聯係,增強近戰能力,可這種提升,其實對異能本身並沒有增強;另一種就是加大腦部開發,強化精神力,用修行界的屬於,就是純粹的積蓄法力,不提升境界。

除此之外,他們異能部隊當中的人,每一個人的鍛煉方法,其實都是通過一位位科學家進行計算得出的,屬於量身定製。

相比較而言,大華這邊的修士也是對本土異能者進行過研究。

因為大華傳承的特性,絕大多數漢人體內其實都是有著神血的存在,因為他們血脈基本上都是能夠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是某位神聖的後裔。

所以,大華修士就是提出一個理論,甲等的異能者既然可以讓異能反補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