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人上路,陽人回避……”
隨著一聲聲有氣無力的聲音在空曠的山林之間回蕩,一串“叮鈴鈴”的響聲伴隨左右,緊接著“鐺鐺鐺”的銅鑼聲響起。一聲呼喊,一串鈴聲,幾下鑼響,在陰神的環境中,如同地府冥界的勾魂之聲,使人不寒而栗!
陰神降臨而下的元清微望著不遠處那個身穿黃色道袍,背著包,腳踏草鞋,帶著眼鏡,看上去三四十歲上下的中年倒是,饒有興趣。因為在這中年人的身後,還有有六、七個舉止裝扮十分怪異的“人”,他們身穿壽衣,額頭上貼著一張畫滿密密麻麻紅色紋路的黃符,一蹦一跳的跟著前進。
這種現象,無論是元清微自身記憶,還是《都法籙》的傳承之中,都有一個統一的解釋——趕屍。
趕屍一道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專門為窮人創立的法門。古時候,人們對於落葉歸根的想法十分看重,哪怕死後也希望還鄉埋葬,但很多窮苦人家又沒有足夠的銀兩,無法雇人用車輛或擔架抬回去,使得趕屍一道逐漸興盛。
不過,趕屍終歸不是什麼正統的大道,一開始的時候,隻是一些粗通術法的人,拿來混飯吃的東西。缺少係統的術法,難免有著缺陷,使得被驅使的屍身,在行動間,也是多了許多的顧忌。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所謂的“陰人上路,陽人回避”。而這條規矩的由來,也是和趕屍一道的基礎有關,趕屍白了就是刺激屍身殘留的七魄之力,凝聚陰氣、煞氣,使屍體能夠再次行動。
所以,趕屍一道驅使的屍體,然為陽光所克製,隻能夜間上路。但在夜間,陰氣重,又有月華輔助,若是在路上遇到行人,可就麻煩了。
命骨輕、陽氣弱的人,遇到一大群屍體,先不有沒有被嚇到,就一群凝聚陰氣煞氣的屍體站在那,對一般人的傷害也不。生病倒黴是必然的,若是遇到的時候,身上還有傷口,還有可能刺激到屍體,使其生出嗜血的欲望。
遇到命骨硬、陽氣足的更倒黴,屍體數量少,八成會受到衝撞,散去凝聚的陰氣,重新化作屍體,無法被驅動,數量多,則有可能刺激到屍體,使其發生異變,化作僵屍。
反正不管哪一種情況,對於行人和趕屍人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趕屍之人通常會以鈴聲、鑼聲以及呼喊提醒夜間行人回避。
隻是今,這個趕屍的道士,運氣顯然不怎麼樣,他還沒有前進多遠,周圍就是浮現出一朵朵幽幽碧火,火光暗淡,照亮周圍方寸之地。而火光之外,又有不清不楚的聲音響起,似乎有人在其中交談什麼,又似乎是什麼東西在掩嘴偷笑,模模糊糊,影影綽綽,徒增更多飄渺的恐懼。
“哎!”道士扶了扶眼鏡,看著周圍的環境,歎息一聲,從包裏取出一大把紙錢拋撒出去,口中還念念有詞。
那些紙錢在飛出之後,便是無火自燃,化作一枚枚肉眼不可見,閃爍著金光的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