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第一次環球飛行(1 / 1)

第一次完成環球飛行壯舉的是美國人。有趣的是,完成這一壯舉不是空軍,而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水陸兩用飛機“芝加哥號”(斯密思中尉和阿諾德中尉駕駛)和“新奧爾良號”(尼爾遜中尉和哈定中尉駕駛)。美國為了這次環球飛行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在機身兩側印上了“陸軍航空隊環球飛行號”的標記和編隊號碼。

1924年4月6日,由“西雅圖號”、“芝加哥號”、“波士頓號”、“新奧爾良號”組成的航空隊,在長機“西雅圖號”率領下,從西雅圖市的湖麵起飛。航空隊一開始就遇到惡劣氣候,當飛到阿拉斯加時,“西雅圖號”發生故障,不能繼續飛行,其餘三架在“芝加哥號”率領下繼續飛越日本,在6月4日下午和5日上午分別飛抵中國上海,停泊在黃浦江麵上。然後又飛越緬甸、泰國、中東、巴爾幹,在斯特拉斯堡上空由法國空軍護航,於7月4日抵達巴黎,正趕上巴黎的節日,受到極其隆重而熱烈的歡迎。第二天在飛往英國的途中,在奧克尼群島上空,“波士頓號”發生故障緊急降落在海麵上。英國救援隊在起吊飛機時不留神把機身撞壞,故其不得不沮喪地退出了首次環球飛行的行列。其餘兩架繼續飛越大西洋,然後在加拿大諾瓦斯科夏半島的皮克特奧把樣機作為“波士頓二世號”編入航空隊,於1924年9月28日在西雅圖徐徐降落,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環球飛行的創舉。

這次共飛行了371小時11分鍾,全程共“起飛”57次,飛行44360公裏,平均時速為113公裏。現在,“芝加哥號”和“新奧爾良號”兩架飛機,分別陳列在美國華盛頓宇宙航空博物館和西點空軍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