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仲安又問:“多餘的石塊和土壤怎麼辦?”
是啊,鑿通喜馬拉雅山牆,不知會清出多少石塊和土壤。
這樣多的泥土和石塊,堆放在什麼地方呢?會不會填埋了山穀,壓壞了田地和村莊?
X教授回答說:“放心吧,這有兩個辦法。其一,可以把破碎的石塊和土壤統統蒸騰為氣體,散發進空中不留一丁點殘渣。其二,這些物質也可以轉運到其他任何地方堆放。這一來,還有什麼東西能夠堵塞山穀,壓蓋土地呢?”
啊,這真絕了!如此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盧孟雄興奮地叫喊道:“不要把工程垃圾送進太空,運到中國的南海吧,製造幾個小島。”
X教授答應了,事情就這樣定下來。為了見證這個偉大的曆史時刻,盧孟雄和曹仲安分工,分別守候在兩個關鍵地點進行觀察。曹仲安到南海,他就到熟悉的喜馬拉雅山腳下。
往下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
一個星期過去,喜馬拉雅山中果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盧孟雄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眼前的山牆好像被切豆腐似的,轉眼就出現了一條條南北溝通的通道。
一條條寬闊平直的通道,從朝向印度洋的南坡山腰,筆直穿過重重疊疊的山地,直達藏北高原和柴達木盆地。特別值得稱道的是經過仔細測量,南邊的進口選擇在山腰高處,不是和北邊的出口保持水平,那邊略微高出一些。飽含水分的氣流可以順流而下,直入原本幹旱的柴達木盆地和西部其他低地。
在地形特別崎嶇處,沿著原有的一條條峽穀,兩邊略微加寬,好似一條滑雪的滑道,順著坡勢向上揚起。氣流雖然不免要上升,可是順著流線型的平滑通道,並不特別費力就達到山脈最高點。然後再順北坡而下,也能順利進入柴達木盆地,沒有任何障礙。
在山脈特別高聳處,不再翻山越嶺,而在山腹貫通一條條寬闊的隧道。不管山有多高、有幾重,南來的氣流照樣暢通無阻。20世紀在中國西南部建成的寶成鐵路、成昆鐵路,豈不也是這樣隧道接隧道的嗎?
哇,想不到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就這樣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大漏勺。處處都有孔洞,處處都有通道,不再是分隔南北的障礙,不再一邊盛行地形雨,一邊盛行一根火柴也能點燃的焚風。而是一碗水端平,供給南北兩邊的熱量和雨量幾乎完全一個樣。
是啊,南來的印度洋氣團能夠在喜馬拉雅山南坡,藏南察隅地方形成地形雨,有的角落年降水量達到5000毫米;也能順著南北縱向的雅魯藏布江大峽穀,把雨水帶到藏東腹地深處的波密地區,生成同樣的“西藏的江南”。為什麼不能穿過人工開辟的一條條通道,把豐富的雨水輸送到最需要的廣大西部呢?
盧孟雄站在一個新開辟的氣流通道口,感受到迎麵吹拂的風,帶著一陣陣暖意,心中也是暖暖的。這就是印度洋吹來的風呀!盧孟雄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他在這裏佇立了很久很久,不願意轉身離開。站得久了,天氣漸漸有些變化。空中鋪開一片片黑糊糊的烏雲,飛灑下越來越密的雨點,沾濕了他的頭發和衣服,最後竟成為一場瓢潑大雨。雨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不知是雨水,還是激動的淚水?回頭看,一些同樣喜悅驚詫的藏族同胞,不顧全身淋得透濕,也高興地跳起了鍋莊,感謝他們不知內情的“上蒼”。
跳吧,跳吧,盡情歡快地跳吧。打從這裏的人們有記憶以來,西藏腹地的人們還沒有感受過這樣痛痛快快的暴雨的洗禮呢。
在通道那邊,印度梅加拉亞邦的朋友們,必定也高興得跳起來了吧。再也不會有可怕的洪水,永遠避開了雷雨大神因陀羅的襲擊。
曹仲安那邊也傳來令人歡欣鼓舞的好消息。
他壓抑不住歡快心情,在話筒裏大聲呼喊:哇!曾母暗沙變成了一個大島,該改名叫做曾母島了。南沙群島裏還從天而降落下許多碎石和泥沙,堆成了許多新島。插上五星紅旗,昭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主權。
從南邊的曾母島到北邊的太平島,貫通了一條水上長堤,可以修建高速公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