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還在不停的抖動,這也許是命運的使然,但它總有一些可以找尋到的規律,隻是這樣的抖動並不能讓車裏的人有太多的感受,於是,許多人也並沒有細心去體會這樣的一種規律。清風還在不停的漂遊在天地之間,偶爾有一絲不安分的,不小心撞進了馬車裏麵,讓裏麵的人們都突兀的感到一陣舒坦。
小葉子正在感受著這樣的舒坦,不再留心觀察周圍的其他人,便聽到這樣的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小葉子,古德鎮就快到了,你準備一下,我們就送你到這邊了”。
一句不溫不火的話傳到了小葉子的耳朵裏,他知道,他的第一站到了,“好的,謝謝啊。”
禮貌,永遠是麵對他人的無視最好的攻擊利器。
看著小葉子彬彬有禮的樣子,那人心裏麵一陣不舒服,但也不多說什麼,跟一個小孩去較勁的話,估計他以後也沒得混了,這可是會讓人恥笑的事情。
各有各的想法,小葉子也不去理會他,透過小窗,他看到了前麵一座有些年齡的鎮子,鎮外還依稀的有些人來來往往,看來,這古德鎮還是個繁榮的地方,小葉子獨自想到。
馬車一直到了鎮上的一處寫著“青雲商社”的地方便停了下來。估計這就是這對采辦隊伍的目的地吧,不過,卻和他不再有關係了。下了馬車,他瀟灑的對著眾人拜別,便轉身離去。沒有想到一個十二歲的孩童,就有這樣的胸襟心性,倒是讓馬車上的一些人另眼相看:“這孩子和他父親倒是不同。”
離別了馬車之後,他就往人多的地方走,看看這邊擺賣的玩具,聽聽那邊客人和攤主討價還價的聲音。到處嘈雜,聲音好像從四麵八方傳入到他的耳朵裏麵一樣。他這個樣子,要不是他整體裝扮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小書生的話,很容易就讓人覺得他是不知從那個貧窮的地方來的鄉巴佬。
看到前麵圍著一群人的地方,他也就過去湊湊熱鬧。過去一看,這不和書上說道的耍雜技一樣麼?以前在登仙古鎮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些東西,鎮子相對比較小,人們買賣也沒有多大的競爭。可能對外麵來說,登仙古鎮就如同一個世外桃園一樣的世界。
“各位大哥大姐、叔叔阿姨們,今日我們兄弟幾人來到貴寶地,身上盤纏用盡,特在這裏表演一番,要是表演好了,各位有錢的賞幾個錢,沒錢的幫兄弟我喊聲好。”隨著他震耳欲聾的聲音剛剛落下,四下的人們個個都拍掌叫好。這邊聲音還沒有停下,就看到其中一個人拿著一個小鑼有節奏的敲了起來,繞了人群圍成的圈子走了一圈,便有另外一個人上去來表演,有的表演拳術,有的表演胸口碎大石,有的表演刀術,各式各樣,看的小葉子連聲叫好,看表演完了還在那銅鑼上豪情的丟了幾塊碎銀。
對於小葉子來說,這些表演到時有些新奇,隻是好像和說中說的大體有些不同,他知道百戲、雜樂、歌舞戲、傀儡戲又稱雜戲,剛才的表演他卻不能和這些對得上號,腦袋裏突兀的出現了這麼一段話:“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這是《魏誌·樂誌》上的話,也不知道這種雜戲能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到?
不知不覺時間過得飛快,一心想著看點新奇的實物,卻也都忘了時辰,他的肚子早就餓的呱呱叫了。隨處一轉,看到了一間“忘鄉客棧”,覺得這個名字取的好,要是能人客人都流連忘返,忘記故鄉的話,才能配得上這個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主人口氣有些大了。
進了客棧,就看到一個大概十七八歲模樣的店小二跑了過來,“客官,請進。您是住店呢?還是吃飯呢?”
小葉子被這種待遇搞得有些飄飄然,一個小客棧裏麵也有這樣的一套規矩,能讓客人感覺到高高在上,果然有些門道。“先吃飯吧。”
“好咧,客官您這邊請。”隨著那店小二的吆喝的聲音,小葉子來到了二樓一處偏窗口的位置,淡然的坐了下來後,便對著小二問道:“你們這裏有什麼好吃?給我介紹介紹”
雖然麵前的人大概也就是個十二三歲的孩童,但是那店小二並沒有本分輕視的意思,“客官,您問得好咧,本店在這古德鎮可是聞名的菜好服務好的。我們這裏的‘七味香烤魚’,‘無錫排骨’,‘腐乳紅燒肉’,‘紅燒獅子頭’都是一等一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