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知縣帶著這師爺、衙役回去,因為師爺已是不能夠做這幕府之事,便換了個師爺;那換了的師爺姓盧,名鋒,書香門第、文采出眾,還寫的一手好字。這溫知縣回去之後開了竅,在這盧師爺的輔助之下,倒是也改變了在百姓之心中的影響,這是後話;也算是齊林的一番功勞了。
且說這些天,都是盧龍與齊林住在齊林老屋,齊氏、盧氏和玉兒便住在那盧氏的家中,兩家之間相距並不遠。過了幾日,齊林便思量著如何將盧龍和呂玉兒的事給解決了,三戶人家長期如此下去也不是方法,便思量著如何跟那盧家嬸嬸和呂家嬸嬸通個氣,讓龍哥和玉兒把喜事給辦了。邊思量邊往那盧家走去,尚未到盧家便隱隱約約聽到那盧家嬸嬸正與盧龍說話,但聽得道:“龍兒啊!咱們家已是冷清多年,娘也是盼著這家中早點興旺起來,要不咱們就早點將你這喜事給操辦了?”
盧龍雖已是一大小夥子,可依舊是怕羞,囁嚅不已,那做娘的豈會不知兒子的心思,看見盧龍如此姿態早已是笑不合口了。齊林已是到了門口,便敲門道:“盧嬸、龍哥,我讓我娘來為你促成美事,可行?”
那盧氏,笑道:“自是再好不過。”
齊林便又上另屋之中去於齊氏將事情給說了。這邊齊氏當然是樂見其成,便與盧氏商量那聘禮之事。齊氏從那麒麟聖境出來之時,本就是帶著禮物回那吳蘇老家去,那禮物便放在齊林的儲物腰帶之中。想了想,便道:“姐姐,這聘禮便由林兒去於你預備便是。龍兒雖不是我兒,但自小便與林兒一同隨我識字讀書,這情分是早就結下的。姐姐也不用與我客氣,龍兒這孩子自幼便懂事聽話,時常也到那好溪之中捕魚,那山中掏些鳥蛋於我,今日當是我這做嬸嬸的還他個人情便是。”那裏盧氏還待推辭,齊林已是從儲物袋中掏出一件物事來。但見乃是一對玉鐲,那鐲子晶瑩剔透,煞是悅目,一見便知乃是上好的和田玉所做,這玉質可以說是玉中極品,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鐲子之中有一聚靈陣法,人體乃是五行之體,不過女子體性屬陰,故而女子一般體質皆偏向水。那玉石乃是土之精華所生,玉有軟玉和硬玉之分,那硬玉以翡翠為代表,色綠,故此五行屬木,佩戴則能夠木勝水穩;而這軟玉則以和田玉為代表,五行屬金,原本這金生水,不過水旺又會掩金,克製財運,而齊林所送這和田玉中剛好刻了一個陣法,乃是一個聚靈陣,不是別的恰巧便是那木屬性聚靈陣。這便剛好解決了這女子佩戴和田玉鐲子,因金生水,水過旺掩金之道,那木屬性相聚便剛好平衡了水過旺的因緣。(這裏有人會說了,水不是克火嗎?怎麼和金有關了呢?注意,俺們這裏說得不是克金,乃是掩金,人體五行需要的是調和,而不是五行中任一一行特別的突出;五行失調乃是分為兩種,一種乃是其中之一特別的弱而導致失調;另外一種便是其中之一特別的強,導致亢奮失調。筆者在這裏稍作解釋,其實筆者也是門外漢,若有不到之處,切莫扔磚)
盧氏一見那鐲子便知此鐲不凡,心下當真是歡喜了得。不過這縉雲本地有古風,便是別人送多重的禮物,日後便也需還那多重的禮,這盧龍結婚受此大禮,來日那齊林要是有喜事相伴,叫盧氏何處去求那同樣貴重之禮?是以,盧氏連連擺手,不敢受之。
齊氏道:“姐姐,這乃是我和林兒一片心意,若是不受便是瞧不起我和林兒了。”
盧氏一聽,知齊氏心意真誠,便也不再推辭,隻是說道:“即是妹妹如此說,姐姐便不得不收了。我代我家龍兒和玉兒這裏先謝謝了!”
齊林在那聖境之中原本不需用那金銀貨幣之類,不過那麒麟王在出行之前原是將那金銀之類的俗物也是於了些齊林,怕的是路上終歸是要用到,以防萬一。
齊林當下也拿出紋銀八錠,每錠便是十兩,合計八十兩。這紋銀當下也一同交予了盧氏,說道家中可置辦些喜事之物件,多於的便也可用於操辦酒席的費用。盧氏家中本是清貧,哪裏一下見得如此之多的銀兩,當下更是喜極而泣,向那齊氏連聲稱謝。
這裏會罷,齊氏便與盧氏合計好了,到了那呂氏與玉兒的房中,將玉鐲子送上,更是添了些壓箱底的紋銀二十兩,那呂氏剛死了丈夫,原也是無依無靠,現下裏見那親家有此意願,自是心底欣喜,卻又擔心日後玉兒離了自己,自己更是孤苦伶仃了,是以一時喜、一時憂,心中好是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