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最頂層和底層(1 / 2)

朱允炆回道:“能,可語句還無法優雅通順。”

不需要,能將自己的想法書寫出來就夠了。

最頂層直接繞過官僚和財團,直接麵對民眾的利益訴求,代表最底層把事情給辦了。

朱允炆聽得有點暈,說很簡單,可具體怎麼做?

可執行才是關鍵。

吳凡問道:“現在大明有明麵上的政黨嗎?”

朱允炆搖頭。

那就更好,你牽頭成立帝黨,並建立帝黨的黨綱,這個需要回去仔細的琢磨和研究,我就說個大概的框架。

第一,看名字就知道,帝黨維護的是帝王的利益。

第二,帝王和官僚鄉紳的利益是對立的,衝突的。

第三,帝王和商人的利益也是對立和衝突的。

第四,帝王和民間百姓最底層的大多數是利益重合的,沒有矛盾的,可以互相合作的。

你就圍繞著這四個點來展開帝黨的建黨思想和黨綱,完善帝黨的理論,反正大趨勢無可阻擋,不如順勢而為,先發製人。

朱允炆點頭說道:“理論上的事情好辦,關鍵是怎麼做,最難的是如何聽取底層大多數的利益訴求,如何體現自己代表了帝王的利益同時還代表了底層利益?”

先別急,我得先把大的思路和框架先給你說通了,要不然你就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遇到突發狀況你才敢臨機應變!

看人類曆史,早期,就說近一點的吧,秦朝。

早期,秦始皇隻要能夠帶領他的軍隊將其他國家的最頂層打敗消滅就可以了,中層和底層根本就不必理會,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很方便的統一全國。

到了漢朝,隨著社會的發展,最頂層必須團結整合中層才能夠對全國進行有效的統治,也就是鄉紳。

秦朝那麼快敗亡和沒有有效的團結整合鄉紳,將鄉紳推到了對立麵有很大關係。

而到了我生活的那個時期,無論什麼政黨,無論你實際代表的是什麼階層的利益,都必須獲得最底層的民眾的支持,你的統治才能夠穩固下來。

我所說的開明獨裁,其實是為你量身訂做的取巧之道,你身處最頂層有大義名分,聯合最底層,製衡高層和中間層,同時又要促進和刺激底層和中間層,高層的流動,防止階層固化,給底層向上攀爬的路徑和希望。

底層,中間層,高層之間的流動和競爭越激烈,你的皇室的地位就越穩定。

朱允炆點頭,心中默念著吳凡的話。

楊貴妃則目瞪口呆的看著吳凡,今天吳凡說的話可以說完全顛覆了她的三觀,將她以前的世界觀給擊了個粉碎。

原來,世界還可以這樣子看,原來世界是這樣子的。

你建立的帝黨成員不要有過高的實際權力,最好不要進入政府部門,因為進入了政府部門就意味著成為了官僚,成為官僚的一分子。

帝黨成員最好是領你的工資,效忠於你,不參與政府的具體事務,名義上是監督官僚運作,實際上卻是你和底層百姓繞開官僚機構聯係的紐帶,繞開官僚機構信息互相傳達的通道和溝通的橋梁。

例如,在每個鄉村,城鎮,最好都有帝黨的機構,你有什麼政策下達了,通過帝黨宣傳給底層百姓,底層百姓有什麼訴求,也可以通過帝黨在基層的機構傳達給您。你有什麼惠民的政策被官僚給阻攔了,你可以通過你的帝黨將其搞臭,逼在百姓唾罵聲中下台。

例如,百姓抱怨當地遇到災害,要求減稅或者免稅,以往的渠道是通過官僚反饋給您,您再下達旨意,百姓口頭感激的是您這個皇帝,實際感激的是為民謀利的官僚。

通過帝黨在基層的組織,則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帝黨將百姓的訴求直接反饋給您,您可以反過來要求官僚趕緊減稅並斥責官僚辦事不力,形成一種執行效率上的互相鞭策,並重視底層的聲音。

還有貪汙腐敗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帝黨反饋給你,從上麵往下麵徹查比從下麵反饋上來,上麵再下令徹查來得簡單直接快速,是一種很有效的製衡手段。

帝黨還可以用來做廣泛的民意調查製衡官僚集團。

例如,那些動不動就把別人代表了,為民請命的所謂士子讀書人。

一個政策可能引發的短期效果和長期變化可以通過帝黨宣傳給底層的百姓,之後通過鼓動底層的百姓來反製那些官僚集團。

難不成那些官僚還敢公開宣傳說,底層百姓就活該被剝削欺負任勞任怨,世世代代被欺負?

隻要帝黨掌控在你手上,在麵臨官僚脅迫的最緊要關頭,隻要軍隊在你手中沒有亂,帝黨在你手上沒有亂,實在不行發動底層百姓將官僚集團整個掀翻在地,從頭你再建一個聽話的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