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們花錢供奉自己,燒香磕頭,辦道場,白龍心裏很不安。有一天白龍化作一個人,將自己的心意告訴每一個人。人們都明白了白龍的心意,從此不再供奉白龍,也不再花大錢請人辦道場。白龍很開心,繼續一如既往地恪盡職責,為百姓降雨。
白龍的業績土地爺都看在眼裏。土地爺奏明玉帝,白龍一道聖旨,將白龍召回天庭。白龍走了,可他仍然留在人間,因為在每一個人的心裏永遠都有一條龍--一條善良辛勤的白龍。
--一個心裏始終裝著他人的人,別人才會把他裝在心裏。
4.“管他哩”
小猴子大明一向不喜歡管別人的事。當有人需要他幫忙的時候,他總是說:管他哩!
大明家有一片桃園,全家吃的桃子都是這片桃園提供的。緊靠大明家那片桃園的邊上是鄰居家的桃園。
入秋時候,鄰居家的桃園裏發現了不少的食心蟲。這種蟲子如果不及時消滅,就會把所有的桃子都給吃掉,把桃樹都啃死。鄰居天天在桃園裏滅蟲子,忙得不可開交。
很多猴子都紛紛跑去幫大明的鄰居忙滅蟲子。大明說,管他哩,又不是我們家的桃樹招了蟲子。大明這樣說著,繼續滿樹林東遊西逛,沒事人一樣。
猴子們看了很不滿意,勸他說,別看你們家的桃樹現在沒生蟲子,說不上哪天也會招蟲子,到時候有你哭的。大明卻滿不在乎,說,管他哩,到時再說吧。
幾天後,鄰居桃園的蟲子滅完了。有人告訴大明,你們家的桃樹上也有了蟲子。大明剛想說:管他--,突然改口道:不對不對,我家的桃樹我得管!
大明急急忙忙跑到自家桃園裏滅蟲的時候,看到的是所有的桃樹上都爬滿了蟲子,掰開一個桃子一看裏麵也是蟲子。看著奄奄一息的桃樹和撲通撲通紛紛落地的桃子,大明欲哭無淚,隻好打掉門牙往肚子裏落。
--一個沒有危機感的人,說不上一覺醒來,危機已經光臨到家門口了。
5.聰明村治虎患
有一個村叫聰明村,村裏的每一個人都自認為很聰明。這年,村裏接連發生老虎傷人吃人事件。傷人的老虎常年住在村南的那座大山裏。
如何根治虎患,成了村民們急需解決的頭等大事。經過幾天幾夜緊急磋商,村民們想出許多辦法:組織人上山捉虎,可山高林密,到哪裏找到老虎的藏身之處?還有誰又有那個膽量?在山上撒上藥毒死老虎,可偌大的山將毒藥灑在哪裏才管用又是個問題。敲鑼打鼓趕走老虎,可哪裏有聲震天地的震山鼓?……辦法想了一個又一個,哪一個也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困難無法落實。
最後,村裏公認最聰明的人發言說:老話說的好,隻要山還在,我虎還來。反過來說,山不在了,那老虎不就不來了嗎?聰明人說到這裏,故意停下來頓了頓,用得意的目光看著村民,半天又說,我的辦法是搬山,隻要把山搬走了虎不也就沒有了藏身之處?那樣危險自然也就消除了。村民們都覺得這是永絕後患的最好的辦法,紛紛誇讚這人是名副其實的第一聰明。最後大家一致通過這個建議。
當天,除了留下老弱病殘的,其他年富力強的村民全部動員去山腳下挖山。村民們想不到的是,老虎傷人吃人的事還時有發生。聰明村祖祖輩輩篤信“山不在虎不來”的信條,直到今天,你聽,他們的子孫還在那裏叮叮當當,夜以繼日地撅著屁股挖山。
--解決問題的辦法千萬條,有時靠拍腦門相處的辦法,看似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是最勞民傷財,最無效的思路,決策者出台政策決策的時候不能不慎之又慎。
6.不愛管“閑事”的猴子
大山裏有一片茂密的桃園,每到春暖花開時節,桃花開了,桃園裏紅豔豔的一片,像晚霞落在人間,非常美麗.壯觀。
山裏有一群猴子,每當秋天桃子成熟的時候,它們便爭先恐後地攀上樹枝摘桃子。那些又紅又大的桃子成了它們每天必不可少的美味。
桃園的風景太美了,蜜蜂來了,蝴蝶來了,一向喜歡熱鬧的麻雀們也被吸引過來。他們天天在樹叢中嘰嘰喳喳唱著歡歌,和猴子們盡情地嬉戲。
桃園成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冬天的一天,一隻麻雀急匆匆飛過來,報告說,不好了,桃園裏來個一個扛著斧頭的農夫,怕是要砍桃樹,你們趕快去阻止一下吧,不要讓他進桃園!
猴王坐在寶座上,懶洋洋地說,我們猴子從來不愛多管閑事,再說,他來桃園難道一定是要砍伐桃樹?太武斷了吧!
“哢嚓哢嚓”猴王正說著,山那邊的桃園裏傳來砍伐桃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