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就保持著那樣僵硬的姿式一直到了天明,其實自從她死而複生之後,她就喜歡上了這樣的睡姿,仿佛一隻惶迷於密林的小獸,再也無法安睡。她就那樣靜靜蜷伏在枕上,聽著窗外稀落的風聲,呼嘯著不知道帶走了塵還是那枝上淩落的葉,打著圈的一下一下的吹在窗上,發出疏疏落落的敲擊聲。
那一日風聲一夜未停,疏疏落落吹到了天明,眾人晨起梳妝時,司禮監已經派人來催促:“莫誤了時辰。”明月見各人都如如霜打的綠葉一般,個個臉色慘綠裏透著白,聽了眾人談論,這才知道今天是眾要去司禮監獻藝的日子,原來皇上為示禮遇藩王,特意讓司禮監要挑選年青貌美的教坊司歌妓,要送與等藩王等取樂。
眾人臉色如此難看,想必多也不是因為要離開這京都的繁華,更多是感懷命運的飄淩吧,初是以為司禮監挑選上好的伶人是為了禦前獻藝,結果卻是這樣的去處,這些人那裏能有好的臉色。
明月聽了此事,雖然心中百轉千計,可是也隻能打迭起精神,同眾人一同梳洗過了,換了新衣,待到明月等人到了司禮監外候宣,走出轎外,明月隻見一眾女子亭亭玉立,想是因為今天日子不同以往,司禮監有規程,所以給大家備下的衣裳,皆是精製的時新春衫,一色的鵝黃衫子蔥綠百合裙,這樣數十個一樣的裝束站在一起,更顯姿態嫋娜,容貌美麗,要知道這些女子能一直保持清倌人的身份,當然不是因為老鴇的心慈,或是因為有了得力的恩客,便多數是奇貨可居,名聲在外的女子,這樣的人那裏會有幾個不出色的。
當下眾人候在司禮監門外等待宣召,司禮監外不遠處,就有一泊小湖,遠遠看見湖中還有一座水上樓台,寶頂華簷,飛牙鬥拱。飄蕩湖中,絲弦歌舞借著水音更顯飄渺悠揚,眺望兩岸楊柳垂碧,夾雜無數的灼灼桃花,不遠處輕籠在煙雨裏層疊樓台,在濛濛細雨間便如一卷最完美的畫軸。
真是一片大好的湖山,大太監張敏這會就隨待在此,此時,他正看著萬貴妃輕抿一口杯中略溫的酒,漫不經心的目光似是無意,掠向坐在一側禦座之上的帝王,明明已經年歲不小,偏生還要扮做媚眼如絲。
皇帝自是坐在九龍盤金朱漆禦座,而萬貴妃落座的魚隨龍遊金座,也是華麗異常,上麵一隻小龍隨著龍首而遊,片片金色的魚鱗都宛若鮮活,萬貴妃端坐其上,貌是在傾聽皇帝與越王世子說笑,看見皇帝嘴角恍惚是微微揚起,雖似笑意,總覺得隔了一層,虛浮得如同並不真切,似是感受到了萬貴妃的視線,皇帝微微一側首,看著她的樣子,居然眉眼間真的有了一絲笑意,張敏知道,近幾年來皇上素來寡笑少歡,有幾次張敏伺候皇帝晨起時,還聽到他的歎息,自己雙鬢間華發漸生,可是一個子息都不曾有,難不成,真做過什麼不容天下臣民之事,所以上天才要如此天罰?
說起來,皇帝這皇位是來的一波三折,當年先帝英宗北征時奉皇太後之命,而立其為皇太子。誰知命運與他開了個玩笑,英宗土木堡生變,他的叔叔代宗是而晉位,後隨著政局的逐漸穩定,就開始考慮如何廢掉這位侄子太子,而用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經過一番精心的謀劃,當初還是太子的皇帝被廢為沂王。但是可能真的是天子之數由天定,此後不久先是被立為太子的朱見濟早夭,然後是著名的“奪門之變”,這樣不僅先帝奪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複得,但由於幼年卷在皇位之爭的漩渦中,精神壓力非常之大,因此留下了口吃的毛病,甚不得先帝之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