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是宮裏的一個大日子,不但太後從太廟回轉,也是何淑女有了身孕的大事在昨日裏讓確診了。太後也是因為聽聞了這些喜訊,決定連夜回宮,於今日大宴嬪妃,以賀其喜。
太後一再表示何淑女這一胎,她將親自照料。這個孩子還沒出生,已經是萬千注目,當然是一件大事。要知道,這大明宮裏,已經數年不曾有過嬰兒的哭泣聲了。
太後回宮,皇上親自出迎,皇上由鑾駕而下,以大禮拜見後,母子倆共乘一車,彼此話敘,在萬千庶民眼中,好一副母慈子孝的景象。
回到宮中,又是太後一番禦宴大賀何淑女有了身子,宮中上下喜氣洋洋,後宮自皇後以下,皆是一臉歡笑,華衣錦繡,盛妝之下,既合著這樣的大喜,當然也有因為何淑女有了身子,其他的嬪妃也生了幾分盼切之心。
那個真願意一生孤老無兒無女?
眾人皆喜,隻有萬貴妃把盞不飲,皇上遠遠看在眼裏,心中一沉,想起自己那些信,於是悄聲問道:“那些信,愛妃可都曾見的了吧?”
萬貴妃雙眸微微凝強笑道:“臣妾恭賀皇上又將喜得麟兒。”
皇上輕聲勸慰道:“愛妃,我信中也與愛妃講明,子息之事都是家國大事,希望愛妃諒解,可是愛妃為何……”
“夠了!”萬貴妃用極低的聲音喝止道,麵上卻是冷靜自若,任誰也看不出她正在發怒。
“這些都是皇上的權利,臣妾無能為皇上延續子息,本就無顏多加質疑,所以臣妾唯有不占皇上的時間,讓皇上可以多多寵幸後宮其他嬪妃,為大明江山延續皇室正統,臣妾……”說到這裏,萬貴妃雙眸微微轉動,似有雙淚凝,可是卻最終隻是長歎了一聲,然後道:“臣妾真的不曾怨過皇上,臣妾隻是難過自己命不好,我的妥兒早早便去了。”
這話雖然聲音極小,可是他們兩人本來就是萬眾聚目,太後本在一側與皇後交耳說些什麼,轉過臉來,便看見萬貴妃眸裏含淚,一臉委屈的樣子,當下便兩眸一瞪,險要發作,終還是無言的長歎了一聲,轉眼見皇後掃過皇上與萬貴妃,一臉淺笑,容顏平靜,心裏不由歎息了一聲,年輕真好,便是這樣懦軟的孩子,終也百練成鋼了,知道怎麼樣按排為皇上送上嬪妃。
太後從來不在意誰為自己生下孫子,重要的是能生的出孩子,對於皇後這次借著她出宮的機會,打了這麼一個伏著,她還是極滿意的。
清風催雨,這本是大暑之日,下了一場雨,反而讓人遍體生涼,萬貴妃麵色那麼差,皇上的酒也喝的不再那麼盡興了。
宴散了之後,太後留了皇後與萬貴妃一同下來述話,太後瞧著萬貴妃淡淡的說道:“咱們這大明宮裏,已經近十年沒有嬰兒的哭聲了,哀家把話放在這裏,誰敢打這個孩子的主意,誰就是哀家的敵人,不論皇上再怎麼護著她,哀家也一定會碎刮了她。”
說著話,太後把手裏的銀盞往桌上重重一放,盞裏的銀枝白露溢了一桌,那甜蜜的氣味格外誘人,可是太後卻看也不看,隻是盯著萬貴妃道:“貞兒,你聽到了嘛。”
萬貴妃趕緊應道:“太後說的話臣妾當然聽到了,何況這個孩子是皇上的嫡親骨血,咱們宮裏的人愛他,護他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會有敢打他的主意,便是有,也是想著怎麼讓他健康成長,活躍快樂。”
太後冷哼了一聲,皇後在一側淺淺笑道:“其實,臣妾有個想法,願意與貞兒姐姐一同照料何淑女這胎。”
此言大出太後與萬貴妃的意料之外,太後本來的意思,這一胎她自是自己照料,斷不會假手與人,說真的這後宮裏的嬪妃們,除了皇後,她還真沒有一個放心的,但是正因為放心皇後,她更不想把這個還算拿的出手的兒媳婦沾進來了,要是再廢一次後,這史官寫起來,當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