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節 生命新旅(2 / 3)

林家莊人的富有也就是92年以後的事,92年以前有一個萬元戶就會在全縣轟動,此後,市場經濟的開啟終結了計劃經濟的壟斷,人們開始漸漸富了起來。

1992年以前誰也富不了,因為國家體製不叫你富,所以你富不了,你敢富就是投機倒把,就是挖社會主義牆角,把你按地主老財處理了都沒處喊冤去,那個時候的大環境受體製的影響,當然,也不能排除極個別的鑽營份子,那撮人的膽子是極大的,不怕殺頭,不怕蹲獄,敢為天下先,逮住了算‘黨’的,逮不住肯定就富了。

在林家莊一帶,純靠農種產業富起來的太少了,能維持基本生活算不錯的,遇上旱災什麼的那就完蛋了。

本莊的人都削尖腦袋鑽進礦場去了,自家的田不種,都包給了外來戶,而外來戶隻需以每畝畝產值的百分之幾交給田主就行,而林家莊人都不在乎那點田了。就這幾年下來,湧入林家莊的外來戶就有幾百家,人口增了大幾千,結果林家莊一舉成了全縣人口最大的鄉,加上本莊的人口,怕有一萬幾千號人。

1998年的慶豐全縣也不到20萬人口,除了縣城的八九萬人,分到下麵十五六個鄉鎮裏,每個鄉也就五七千人,可是林家莊的人口是其它鄉的一倍都不止。

林家莊並非都是姓林的,林家莊這個名也並不源於林姓,最早以前這裏是一片野林地,後來就得名‘林家莊’。

實際上林家莊有四大戶,分別姓林、陳、周、戚;

這四大戶就是靠山吃山崛起的。

而且四大戶之間存在著比較尖銳的矛盾,要說人多勢眾的話,還真是姓林的比較占優,但是光人多沒用,這年頭兒要說厲害,還得看手裏有沒有權或錢。

陳家的財力也和其它三姓差不了太多,但是陳家人有在市裏縣裏握著權柄的,這就使陳家的話語權重過了其它幾家,後來,幾家人也紛紛踏足入了政界,同時不遺餘力的在商業領域創造財富,財富方麵誰也不敢說比誰強多少,在權力方麵卻明顯是陳家在領先。

兩年前,陳家那位掌著縣裏大權的人物入了長州市,官位更晉一階,使得陳家之勢更勝往昔,枝開葉散,子弟們紛紛闖入各個領域,影響力一下子就超越了其它三姓。

周戚兩家也是趕緊鑽營,巴結也好,聯姻也罷,一時間雞飛狗跳,毋庸置疑的是以陳家為首的新格局形成了。

果然,從1996年春天開始,到1998年春,人多勢眾的林姓氏族就給甩到了四大戶的末位。

即便如此,林家在慶豐縣境內來說還是一隻巨頭,子弟們混在官場又或商界的比比皆是,隻是在影響力方麵比起陳、周、戚三家要遜色一些。

林慎的記憶中,自己回到祖籍之地是因為父親工作調動的結果。

但眼下自己還未證實父親是否象記憶中那樣擔任了縣裏高官。

一從醫院出來就給老姐送到林家莊爺爺家,對一些‘現狀’根本不清楚呢。

林慎對林家莊也不是很陌生,畢竟有前世的記憶。

爺爺林宋和,88歲高齡,在兄弟中行五,莊上人一般稱他林五爺,老人家身子骨居然還蠻硬朗的,有拐杖在手,他每天在莊裏蹓達幾個彎兒也不是問題。

比起已經93歲高齡的林二爺林宋天,爺爺他可算堅實多了,林氏僅存的三位碩果,就是林二爺宋天、林五爺宋和、林七爺宋仁,其中又以林五爺最為硬朗。二爺和七爺的體質要差許多,他倆相比的話,七爺還比二爺強,而林二爺連地都下不了,每天在炕頭上也就是曬曬眼窩、烙烙屁股了。

隻是林二爺的子女們也都有出息,家裏人給老爺子雇了三個手腳麻利的村婦侍候著,拉屎放尿都不用自己動手,據說三位村婦的待遇比林家莊的副鄉長還要高。

有錢好啊,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是侍候個人?

但老爺子歲數畢竟大了,象這樣活著也是一種負累,不象自己爺爺(林五爺)還能走能竄的,也不知老爺子是不是早年練過少林武功?身子骨居然這麼壯?

爺爺膝下三子五女,林慎的老爸林元康在兄弟姊妹中行六,兄弟中行三,在林氏元字輩堂兄弟中行九,這一代元字輩的堂兄弟們就多達13人,連姊妹們加一起,足有二十好幾個的。

到了林慎他們這一代就更多了,內親外戚加一塊總有三五十號子弟。

林氏族譜的名字排序比較有趣,當年一位老夫子建議的,取名就按‘唐宋元明清’來排輩。

林慎的原名叫林明慎,小時候體弱多病,頗令老媽盧靜淑擔心,怕他早夭了,也就找了個懂風水命數的先生給看了一下,那先生不知是不是江湖騙子,他說林明慎這個名不好,明慎的明字有問題,慎是慎重穩重的意思,喻意孩子將來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慎而行之,穩而鎮之,但是加上一個‘明’字就不妥了,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也有自貶的含義,後來老媽盧靜淑作主,幹脆去掉那個‘明’字,就叫林慎好了。

老爸林元康不是很同意,說改了名就不合族譜了,怕孩子以後進不了族譜。

老媽卻堅持要改,怎麼就上不了族譜?隻要我兒子有出息,他們會求著我兒子進的,你當個大官試試,他們敢不把你兒子列進族譜?就算改了姓,他們也要加上一段注解讓咱兒子進族譜的,有什麼好擔心的?當時省委大員的女兒發話了,林元康自然拗不過她,轉念一想,改就改唄,反正咱們也不靠族譜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