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成長

那段日子,是她高三最黑暗的時光。一向堅信“努力終會有回報”的她,一次又一次地被無情的分數與排名打敗。天空永遠是灰暗的,壓抑著她的神經,她滿腦子都是班主任的那句刻骨銘心的充滿力量的話:下次你要是再考不好,我就撕碎了你。她明知道這隻是一句玩笑話,可是她的淚還是靜靜地流了一天。

她覺得,也許這隻是一次偶然,是上天不小心衝自己打了一個噴嚏,希望還是有的。她又像往常那樣每天早早到校,很快速地把煎餅吃完,然後繼續埋進書堆,和班裏所有尋夢的同學並肩作戰。

算不出來數學題,她會突然變得很急躁,用筆將草稿紙劃爛,她會在費盡所有腦細胞去研究地球運動的題時,突然大哭起來。她的壓力仿佛大到了極點,她會在梳頭發的時候盯著掉進手裏的大團大團頭發感到莫名恐慌,她連走路的時間都視為是一種浪費,每天除了埋首無窮無盡的課本與習題中,就是抬一下頭,看到自己麵前那隻嗒嗒作響的鍾表以及不斷逼近的令人窒息的倒計時。

她心中默念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次又一次走進考場,可是出來的時候,天並沒有像她想像的那樣變得晴朗。

是一次比一次沉重的打擊,是班主任一次又一次的談話,從來沒有經受過大風大浪的靜臥在魚缸裏的小貝殼,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被遺棄到海裏又被海浪卷上沙灘翻滾摩擦的疼痛。

她突然被磨平了所有的棱角,失去了所有的鋒芒。她變得非常自卑,並對生活不再抱有希望。她甚至想到了退學,認為上學就是在浪費青春的美好,還不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將那些為了高考舍棄的愛好拾起來,寫散文、讀小說。但是她隻是想想罷了,從床上不情願地爬起來,強迫自己堅持到學校。

她還記得那天,班主任從她身邊經過,對她同桌說:你的卷子怎麼幹幹淨淨的一點痕跡都沒有?你看看人家,寫滿了字,各種顏色。她突然開口了:也許因為我錯的多吧。

她說那句話的時候是低著頭的,聲音無力地顫抖著。別人都說她不自信,她也知道,可是當自己一次次的希望與信心被現實無情地擊碎時,那種感覺讓她想起小時候,用了一晚上的時間親手做的泥陶娃娃,被調皮的男生一把搶過去,在互相扔來扔去的過程中,她眼睜睜地看著它落地,完美的拋物線,清脆的聲音,碎成了無數塊。

希望與努力也碎成了無數塊。

她也曾鼓勵自己,說下次一定會好起來的,所有人都給她信心,說一定會看到成功的那一天,可是一次次的失敗讓她忘記了什麼是信心什麼是堅持什麼是愈挫愈勇義無反顧。她像水晶小兔一樣,脆弱得不堪一擊。

於是她學會了默默地將泥娃娃殘缺不全的軀體從地上撿起來,學會了強忍住淚水卻終究打濕了鮮紅的分數,學會了對任何事情不再抱有希望,是因為怕失望的劍再一次插進她幼小的心房。

她還記得班主任說:哭就代表懦弱,代表屈服,代表妥協。人生的路還長著呢,這點小挫折就被打敗了,那以後的路怎麼走?

她十八歲生日的時候,沒有蛋糕與鮮花,但是她對著天空許下了一個願望,希望自己以後能變得更加堅強。

於是她終於放下了。難過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何不讓自己快快樂樂地上學,放下一切壓力與煩惱,輕裝上陣?她一直想做到一種寵辱不驚的境界,她也在慢慢改變自己。發下卷子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自己的分數,而是看自己錯在哪裏;不是用淚水緩解生理上的壓力,而是用理智尋找問題的根源。周日在天還沒亮的時候打開教學樓的第一盞燈,屋子裏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無論結果如何,隻要努力就問心無愧,父母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在失意的時不要放過每一個夢候拍拍她的頭,在傷心的時候,一個溫暖的擁抱,代替了那些煩躁與不安。她也習慣了偶爾抬頭看天上雲卷雲舒,放下自己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心,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樂觀地生活下去。

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沒有發生變化,書還是那麼厚,題還是那麼多,隻是鍾表還在一圈又一圈地旋轉,小黑板上的數字越來越少,她的心越來越安靜平和。期末考試過後,毫無準備的她,在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行的時候,淚水猝不及防地掉了下來。

那句話沒有錯,努力終會有回報。隻是時間的長短,其中的辛酸,這包含的淚水與汗水,隻有她自己知道。

逃避現實的人,未來將更不理想。高三就像是人生的一個縮影,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有人哭就有人笑。隻有真正經曆過,才會將自己尚未成熟的心靈磨練得更加堅強,才會有更強大的承受力,來承受今後人生道路上更多的挫折。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平和的樂觀的心,一顆向善的心,一顆不被世俗功名煩惱羈絆的心。

她是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