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開爐(1 / 2)

原來眼前赫然竟是一條寬達四丈的筆直大路,兩旁掘有排水溝,栽下了整齊的樹木,在暮色中一直延伸向遠處盡頭,路表是一層細細的薄沙,下麵以手一觸,梅伯便知道乃是夯實了的黃土,從旁邊的排水溝壁上可以清晰的看出,那夯實的黃土厚達兩尺,土下還是青石所造的路基。

如此大費功夫的路,就連朝歌中的街道也不過如此了!梅伯心情激蕩之下,朱海也趕了過來笑道:

“祝城與冀州之間關係密切,目前的商貿往來,整整有六成是在兩地之間交通輸流,因此這路不修好些,誰肯來做這生意?”

而梅伯更是留意到:兩人就下車耽擱了這麼一小會兒,便有好幾輛載滿了貨物的馬車騾車徐徐行過-------此時還是深暮時分,要是換作白日裏,又該繁忙到何等光景?

一行人繼續前行,去到了前方一個最有名的所在,喚作是鷹嘴溝的,這地方險峻無比,一麵臨山,一麵靠澗,路也隨之變狹窄,可以見到前方燈火通明,騾馬車隊排成了長長一列,在前麵的關卡處依次交錢,方許通行,而看那些商人交納之時,也是井然有序,依次而行,這時候朱海已與梅伯同車而坐,解說道:

“此處乃是我所設之,名為收費站。這條路修築時候,費人工物力甚巨,商賈要想使用,便須得繳納一定費用,按照車輛大小,數目一一規定收費,同時也起到了扼守關卡要衝的作用,有敵來犯,便可直接將前方的木橋拆斷,避免敵人借用道路之便,長驅直入。

梅伯正想詢問苦心修好的橋梁,隨意拆卸了豈不可惜?這時馬車已過了那收費站來到一座木橋之前,朱海跳下車來,指著橋中的兩塊構件微笑道:

“先生請看,隻需要將這兩塊餘先布置妥當的要害構件拆卸下去,便可以將交通徹底斷絕,而來敵要想仿製,也絕非倉促之間能夠完成。”

梅伯看了,確然如此,再向前行時,兩旁全是密林,又陸續過了六七座木橋,全是先前那種容易拆卸的構造,每座橋邊,又有專人看守,一旦見事不妙,便會拆橋放起烽煙。

第二日行進草原之上時,梅伯隻見道路兩邊新田塊塊,牧場片片,開挖的溝渠河道筆直貫通,若蛛網一般,遠處是青山巍巍,近處是阡陌縱橫,流水緩然。原野之上四處都是繁忙的勞作放牧景象,連帶那些耕作的奴隸,幹起活兒來似乎也覺要賣力得多。

等到巍峨嚴謹的祝城出現在梅伯麵前的時候,他的心中已是被太多的驚異貫注得麻木了,心中反而有一種“理當如此”的感覺。畢竟目睹了這土地上如此多的奇跡,若沒有一處說得過去的城市,那才是荒謬無比了。

祝城中的眾多官員早已得到了消息,立在城門口出來迎接,朱海當著眾多官員的麵,以先生之禮事梅伯,並當場拜他為內相。內務諸事,由他一應決定之!

梅伯在之前在大商中擔任的是大農令,其職能也是與內相近似。但他本是從大商的政治中心被敢出來的,抱著來此放逐的心態。卻忽然目睹祝城周圍發展得如此欣欣向榮,在那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的心理下,不禁生出了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惟恐殿下將這樣大的擔子交到自己的手上後,不免會辜負他的信任。

但是於朱海而言,梅伯來歸,則實在了卻了他心裏的數件大事,首先是目前解決了祝城中內政無主事之人的惡劣局麵,一旦離開了自己,一幹人便毫無統籌規劃的瞎打亂撞,引出無數麻煩,二來在政治上也起了一個製衡作用,畢竟祝城中現在接近七成以上的官員軍將,都是出自犬戎,他們雖然恭順非常,但一家獨大的局麵總是不妥,有了梅伯這無論資曆,聲望,官職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臣引頭,自然就會在祝城中形成各種派係。

將城中一切理順,看各項事務都即將步入正軌以後,朱海開始著手打點上昆侖的事宜了,此次不僅是要上山煉藥--------熾靈液據歧道經中記載的效果,那是力能回天,從開始煉製到最後功成,須得經曆整整七大步驟,每一大步驟完成,都會有陰魔邪物覬覦來奪,並且一次比一次強,一次比一次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