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人到中年,不自覺地就有了許多的變化,喜歡安靜,喜歡思索,喜歡那些舒緩的像小河淌水般的音樂。

感謝朋友的引薦,使我有幸與宗教人士結緣。許多個沒有特色的日子,我獨自坐在寺廟的客舍裏,聽到似乎傳自遙遠的樂音,心想,人生真好。或許是這樣的緣故,我結識了許多和尚、尼姑、道人以及道姑,他們的虔誠修行讓我感動。在一個遠離縣城的鄉村小廟,一個隻讀了兩年書、年近八十的老和尚能把早晚功課背誦且理解到難以想像的境地。也許,這就是出家人與俗人的區別。

是的,我喜歡廟堂裏的清靜,這裏的氛圍很容易讓人進入一種藝術境界。我不知道其他藝術樣式如何,至少我知道寫作散文時,很容易進入這種狀態。

喜歡散文,喜歡它的自由自在的形式。一個人清坐時,常常把自己托付於音樂,嫋嫋而起的樂音讓我想起許多優美無比的句子。

我知道,我其實是個十足的俗人。不經意中常常就喊出歸家的囈語。

歸家路長,故園情深。

夜夢裏我撫著故園的草地,任一天星月深深的,深深的嵌在疲累的心版上。為什麼我的作品裏飄蕩著故園的山水味,就不難理解了。

很久以來,我就希望為自己出版一部散文自選集。是中國水利文學藝術協會、《大江文藝》以及湖北省水利廳文學藝術協會的劉軍、周漢華、李衛星這些至今未見麵的老師和朋友們圓了我的夢。當我整理完《徜徉在故鄉山水間》這部書稿時,內心十分愉悅。

感謝劉富道老師,年紀大了,仍然在電腦上一個字一個字地為我寫序,著實讓我感動。

文學是什麼?在靜寂的時刻,在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常常問自己。

文學是燭照心靈的火光,是激勵人生向上的召喚,是漫漫寒夜溫暖心靈的火把。

既然如此,那就堅定地走下去,為自己,也為了相識的和不相識的朋友。

2011年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