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回到老房(1 / 3)

第84章 回到老房

牛黃搖搖頭:“別問我,跟你一樣,我什麼也不知道。”

“那鄧爺爺知道麼?”

“鄧爺爺怎麼會不和道?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嘛。”

“這改革開放,怎麼改來開去的弄到國營商業食品公司自個兒頭上來了?說實話,食品公司垮了,對誰有好處?”“唉,這叫解放生產力,資產重組哩,說了你也不懂。再見。”

牛黃匆忙走了,因為他瞅著王書記候科工會許主席一幹人,正從不遠處的樓梯上邊爭著什麼,邊走下來。如果被這一幹人叫住問這問那的,那隻好等到按時下班算啦。

牛黃回到星小,遠遠就瞅見一個熟悉的孩子身影,卡在校門的鐵欄杆上。

他加快步伐,走近一瞧,呀,竟是小浩。

小浩的右手和右腳深深的卡在鐵欄杆間,一抹鼻涕一臉淚的正在含混不清的哭叫著“媽,媽媽也!媽,媽媽也!”校門內外無人,隻有幾個拖鼻涕的小屁孩,在一邊不解而好奇的瞅著小浩。

牛黃趕忙抱起兒子,揩去他小臉上的淚花和鼻涕,往家裏走去。在父親懷裏,小浩還在斷繼續續的哭喊:“媽,媽媽也!媽,媽媽也!”

二丫因搬遷回去後,牛黃蓉容又在學校附近找了個小保姆,二人千嗬護萬哄著的,小保姆總算帶了小浩半年,就告辭了。告辭之日,蓉容恰好放署假,好歹又拖了一個多月。然後,二人硬著心腸,將才滿一歲半的小浩送到了鄰近鋼廠托兒所。

牛黃上班早,小浩上午就由蓉容送,下午呢,牛黃有時回來得早,就直接去接。有時公司裏有事無法回來,而蓉容又忙著,就由托兒所的老師將托兒所放學後,還沒有家長來領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沿老師自己回家的路線一個個的送。

不能怪托兒所老師不盡職,家長沒到的孩子這麼多,總不能天天如此等著你來領吧?那不成了全托了嗎?全托收費和單托收費是不一樣的,愛心跟責任不一樣的,帳該這樣算。

再說了,如今托兒所的老師們收入都不高的,因為,往昔如日中天的鋼廠正在走下坡路,一線工人尚且無法領到全月工資;作為後勤工作的托兒所老師,工資自然就更低了。

於是,便有了小浩被托兒所的老師兀自放在校門口,任其哭叫的事兒。

回到家裏,打盆溫熱水,給兒子洗了臉腳,拎開書架上的黑白電視,扭到央視少兒頻道,牛黃就讓小浩獨自瞅著或自由活動,自己忙著到廚房弄晚飯。盡管小浩在托兒所是吃了晚飯的,可托兒所的晚餐吃得早,孩子們回家後,一般都要加一點餐。

牛黃揭開銻鍋蓋,先瞅瞅了聞聞昨天晚上燉得的骨頭湯,變沒變味?嗯,還好,蓉容是燒開了的,再用涼水冰著,還沒有變味。“這牛二,托他買的冰箱,答應得好好的,就是還沒買回來。”牛黃打響電子點火的灶氣灶,放上半鍋冷水燒著,再慢慢淘米,邊想著。

此時,市場上的冰箱根本就供不應求,各商家門口的大海報上,天天寫著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本店新從廣東引進一批最近款式的電冰箱,價廉物美,歡迎惠顧購買!就是聽隻樓梯響,沒見人下來……沒貨。

嗬嗬,電冰箱?新玩意兒嗬,以前咱老百姓隻在電影和書上看到過。據說這玩意兒一通上電,家裏存放的新鮮東西或吃不完的剩菜剩飯什麼的,就不管它了,任保存幾天,是不會壞的。哪像原來那樣,家裏的剩菜剩飯本來還可以將就吃的,無奈天一熱就隻好倒掉。

咱老百姓過日子,不圖吃得多好,隻圖吃得肚飽,花錢弄的飯菜就這樣倒掉?太可惜了。

現在有了冰箱,可拿著錢,就是買不到。厚起臉皮托到牛二,這廝大約是怕牛黃買了不給錢還是就此給牛黃纏上了什麼的,反正,打著哈哈,不接錢也沒有貨來。哞,這人哪。

“哇,小不點兒,哪裏跑?快快讓我吃了你。”

“你吃不了我,麻老虎,我打死你,嘻嘻,我打死你。”一陣嘹亮的童音驟然傳來,牛黃忙蓋上鍋蓋,跑了過去。

小浩正搭著凳子,在扭電視機旋鈕。牛黃把他抱下來:“乖,不要搭凳子嗬,要倒的。倒了很疼很疼的。”他把聲音調到適量,再瞅瞅小浩。

這小子,近來特喜搭凳子滿屋爬,對屋子裏的什麼東西都感興趣。一不注意,不是把鎖給你扭開倒扣著,自己被關在屋子裏又蹦又哭又叫的;就是將茶壺中的涼白開,全部倒出來,喜孜孜的瞅著清清的冷開水,在桌子上書架上和鋪著草席的大床上,流嗬流的……

“媽,媽媽也;媽,媽媽也。”兒子嘴巴一咧,又哭了起來。

牛黃隻好蹲下地,抱起他往自己頸項上一叉:“騎馬馬,騎馬馬,我們浩浩騎馬馬羅,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羅。”牛黃在屋子裏旋旋,再旋旋,不防自己一下感到旋昏花了頭。

便東倒西歪的低頭縮頸的跨出屋子,來到幽黑的走廓,再邊蹦達邊作騎馬狀:“啊,我們浩浩騎馬馬羅,好高興喲。”

牛黃猛然想起鍋裏的水恐怕已經開了,連忙托著兒子向廚房奔去。

可小浩不願意下來了,牛黃隻好就這樣托著兒子舀米淘菜的一陣好忙。王老師進來了:“喲,浩浩好神氣喲,騎了好大一匹馬呀,舒不舒服?”“哼,哼哼。”這廝見有人誇獎,越發得意了,居然就哼哼著在牛黃頭上,將自己的小屁屁聳一聳的,作駕馭奔馳狀。

“小牛,分房的事兒,你知道不?”

“知道!聽說是按參加工作年限分嘛?蓉容工作才幾年,唉,王老師,你有20幾年工齡了,這次肯定沒問題。”“那當然,不分給我,天理不公嘛。”

“就是,就是!”

過去老校長的德政,在新來的彭校長手中發揚光大,一幢九層樓高的大樓已聳了起來,星小人人心馳神往。老師們都明白,這是住房商品貨幣化後,星小最後的一次福利分房了。這段時間,星小巷談坊論,人心翻騰。

大家都摩拳擦掌,力爭要在九層樓三十六間福利房中,享有一室。

蓉容回來了,接下仍騎在牛黃頭上的兒子;晚飯後關上門,她麵帶喜色的對牛黃低語:“彭校長找我談了話,這次分房,我可能上。”牛黃也高興了:開玩笑,住房製度改革,那麼一大幢房間,誰買得起?這裏實在住膩了,啊,老天,要住新房啦,夢想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