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裏克爾斯的要求下水手們設法把船開到塔蘇士去,而不是繼續到更遠的泰爾。他害怕嬰兒在海上耽擱久了會死去,想把孩子托負給友好的克萊恩,自己再繼續前往泰爾。
就在風暴後的第2天,以弗所一個名叫克裏蒙的紳士在海邊漫步,看看這場風暴造成了什麼重大的破壞。他站在海邊時,仆人們帶過來一口又大又重的箱子,說是海浪剛衝到岸邊的。克裏蒙馬上讓人打開它,吃驚地發現是一個年輕可愛的女士的遺體,還有香料和珠寶,一張字條——他念道:
“吾乃君王配裏克爾斯,在此告訴天下之同胞——(假如棺材被衝到岸邊)吾已失去愛妻——無價之寶。誰若發現她,請給予安葬:她曾是一位國王之女。除這珠寶作為安葬之需,眾神還會報答他的仁慈!”
這樣克裏蒙便知道了棺材裏是誰的遺體。但他看著泰莎時,注意到她麵容有氣色,開始懷疑她是否真的死了。他讓人把火升起來,拿來藥物,放起音樂。由於感到暖和,加之藥物起了作用,泰莎終於動了,蘇醒過來。最後她說出話,問道:“我在哪裏?我丈夫在哪裏?這是什麼地方?”然後克裏蒙叫人把她輕輕抬到最近的一座房子,在他的照料下她徹底康複。事實上她並沒在船上死去,隻是完全暈倒了,在醫生的關照下她便恢複過來。
等泰莎徹底康複後,克裏蒙便把配裏克爾斯留在箱子裏的字條給她看。她回想起了那場風暴和自己的不適,但她並不知道自己生下一個女兒,以為身邊所有的人都已失去或淹死。所以她想既然已沒有相依為命的丈夫和孩子,她就接受了克裏蒙的建議,在附近的狄安娜教堂作一名尼姑。為失去丈夫悲哀地在那兒生活著,修行度日。
這時配裏克爾斯已於塔蘇士上岸,在老朋友克萊恩那兒逗留了不久。他急於要盡快趕到泰爾去管理政務,以免等待他的時限過期而把政務交給別人。他離開前把取名為瑪莉娜的女兒和她的奶媽裏科雷達留下,托付給克萊恩和他妻子迪尼亞,他不希望再把嬰兒帶去航行。他們非常樂意幫配裏克爾斯這個忙,因為大家記得,正是他在他們麵臨饑荒時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瑪莉娜在塔蘇士度過了童年,多年來受到很好的照顧。克萊恩夫婦一直記著配裏克爾斯曾經對他們如何好,把瑪莉娜當作自己孩子一樣。克萊恩還讓瑪莉娜受到與她身份相稱的教育。她因此變得相當聰明和勤奮,眾所周知她不僅善良美麗而且博學多才。
但正是她的優點給她造成了不幸。迪尼亞的女兒,也是瑪莉娜遊戲的夥伴,年齡與瑪莉娜差不多大,可在思想和相貌上都遠不如她,迪尼亞因此非常嫉妒瑪莉娜。人人都注意到了兩個孩子的差異,以致迪尼亞因自己孩子不足而對瑪莉娜產生的嫉妒逐漸變成了憎恨。最後她決定除掉這個使自己孩子相形見絀的人。可是隻要忠實的奶媽裏科雷達還活著,對孩子悉心看管,迪尼亞就把自己的真情掩蓋起來。然而在瑪莉娜才十幾歲時這個老奶媽卻去世了,迪尼亞便心想這是一個秘密除掉瑪莉娜的好機會。因此她雇用了一個名叫羅尼林的仆人,說她將讓瑪莉娜何時與他一起到海邊,讓他在那兒把她殺死拋進海裏。
仆人盡管不願意幹此事,但又害怕女主人憤怒,就答應照她的吩咐辦。於是有一天迪尼亞發現瑪莉娜為老奶媽的死哭泣時,假裝同情,勸她與羅尼林一起到海邊去透透氣。兩人散著步,瑪莉娜告訴同伴她是如何在海上的一次狂風暴雨中出生的,她父親又是多麼勇敢地鼓勵和幫助水手們極力挽救船隻。原來老奶媽曾經常給她講述這些冒險故事。但羅尼林突然打斷她的話,粗暴地讓她跪下祈禱。她被嚇壞了,問他什麼意思,而他隻是叫她抓緊,因為他是來執行女主人的命令的。片刻後他過去要殺她,盡管她瘋狂地抵抗。
但瑪莉娜命不該死。這時有一些在附近上岸的海盜看見了他們搏鬥,衝上來把她從羅尼林手裏奪過去,很快帶到船上跑掉了。羅尼林從驚愕中恢複過來時,感到這倒是一個幸運的意外,使他既避免了當凶手,又可以向女主人報告說他已執行命令。
至於瑪莉娜,海盜們把她帶到了米提勒並當作奴隸賣掉,使她一段時間生活極其不幸。但是她憑著自己的美貌、優點和學問,終於引起人們注意;她又通過教人音樂、針線活以及其它技能而獲得聲譽並賺到了錢。她的聲譽也引起了地方長官裏斯馬丘士的注意。他愛上了她,心裏很希望和她結婚——假如她的地位不是低得太不合適了的話。
此時在塔蘇士羅尼林已向迪尼亞聲稱他把瑪莉娜殺了。而迪尼亞則對外宣稱瑪莉娜是自然死亡的,並為她舉行一個葬禮,樹起一塊墓碑,碑文裏講述了她的種種美德。這以後過了一段時間,配裏克爾斯在泰爾處理完事情便出發航行到塔蘇士,以便把女兒接回家。他忠實的大臣黑裏卡魯斯也一起趕來。可到達塔蘇士後他卻聽說女兒剛死不久,悲傷不已。他無法忍受再呆在這裏,又出發回家。他感到無比憂鬱,在船上獨自呆在一邊,不與任何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