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爭結束後,亨利開始返回部隊。在這一返回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亨利自身的矛盾,一方麵他為自己的逃跑行為深深自責,另一方麵他又為自己的行為而尋找千萬個理由來安慰自我。為自己尋求理由來開脫罪責比自責所占的成分更多。“顯而易見他是根據是非常正確的、值得讚揚的準則采取行動的。他那樣做頗有遠見,富有策略。隻有了不起的人才會那樣跑開。”
在路途中,他甚至有時嫉妒受傷的士兵,因為那就是一枚紅色英勇勳章。上天對他還是有所眷顧的。一名士兵用槍擊打了亨利的頭部,讓他“光榮”的掛彩了。在回到軍團後,他謊稱自己是子彈擊中的。因為有了這枚“紅色英勇勳章”,他成了部隊裏的英雄。
盡管他良心受到了深度的譴責,但是他並沒有像我們想象中的英雄一樣主動出來認錯。當他發現自己所處的英雄位置開始讓他自信起來後,“他把先前那種讓人心悸苦惱的事置之腦後”。“他是在黑暗裏犯的錯,所以他仍然是個男子漢。”因為自信,也因為出於對先前逃跑行為的後悔,在後來的戰爭中,他勇往直前,英勇殺敵,成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漢,一名真正的英雄。
在這裏,我無意過多去展開亨利的英勇場麵。我想說的是,麵對亨利這個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青年,我們應該要學會從中得到啟示。
因為年輕,我們允許犯錯,但不應該犯同樣的、重大的錯誤。亨利的逃跑行為在戰爭中是不允許的,更不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而千方百計的隱瞞。盡管最後,亨利成長了一名英雄。但始終沒有向任何人提及自己逃跑的行為。這一點,我們要清醒的看到。
十多年前,我還在讀中學的讀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名師長去看望一名受傷青年戰士的故事。青年戰士因用身體排雷被塑為英雄,師長去看望準備對其及家屬進行撫恤。麵對領導的關心和所謂的“英雄”稱號,青年戰士在病床上幾經碾轉反側最終道出了實情:自己是意外跌倒而非故意用身體排雷。盡管他知道一旦說出真相,他將從一個英雄跌為膽小鬼。但是,誠信的力量讓他忘記了榮辱,最終選擇了坦白。在這裏,我們要清楚的看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盡管亨利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英勇,但青年戰士的誠信是比亨利更高的。
美國小說家德萊塞說:“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也認為:“誠信乃為人之本。”誠信,應該是我們的一條人生堅守的信念和準則。人犯了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不知曉,犯了錯不願意改正。麵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我們應該像青年戰士那樣勇於承認錯誤,也要像亨利那樣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所犯的錯誤。
麵對當前這個複雜的世界,我們要清楚的知曉:雖然我們年輕,我們可以犯錯;但是,正因為我們年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
2012年3月18日上午於內江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