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絕處逢生(1 / 2)

慕林秋心裏喜憂參半,喜是自己還活著,尚有機會回白馬寺,憂是因為對種種突如其來的事情沒有半點先兆,最終是善是惡無從知曉。他看著地上的兩具屍體,兀自溢著鮮血,內心處有一種揪心之痛,有氣無力的坐在那裏,感覺自己好生狼狽,而適才那奇異的場景一直在腦海裏揮之不去。他努力的爬過去回拾起被潘勝武丟棄一旁的青龍劍,使足全身力氣在路旁用青龍劍扒出一個坑,再把兩具屍體埋下,最後翻上土,又往上麵蓋起樹枝樹葉。沒有更好的法子了,慕林秋隻能如此把二人合葬,讓那簡陋的土坑作為二人的安息之所。

這二人皆是慕林秋的救命恩人,慕林秋想在那墳前立一塊墓碑,然不知道二人姓名,隻知道那老兒姓王,其他的一無知曉。三人在那暗室裏誰也不說,誰也不問。看來真正的墓碑是立不成了,那就給他兩立個無名碑吧。

一翻忙碌之後,慕林秋終於用手中長劍削出了一個方形木塊無名碑立在了二人墳前,這造一個墳墓用去了他好長一段時間,若是他恢複體力,一盞茶功夫造出這樣一個墳墓倒是不在話下。

眼看太陽偏西了,再過不了多久便是夜幕將至,慕林秋就地休息一會兒準備再行趕路。可是肚子又餓,身體又虛,真不知道自己能行多遠,正自沉思間,又聽得不遠處的山道上馬蹄聲急促,這回卻是許海風帶領幾百人馬複回,好在他們還未看見慕林秋。

慕林秋遊目四顧,卻未見得一個很好隱蔽之地。無論如何這回他是要跑路的了,就算再沒力氣,要為著活下去做努力掙紮,不然死在這些貫於坐地分贓的惡徒手裏,當真是個不值得。於是他踉踉蹌蹌沿著山道往下跑去,不等他跑出半裏之遙,便在一個山道的岔路上瞧見一個女子,這人卻是昆玲,她身著青色長衫,背負一籮筐藥材正自朝慕林秋走來。慕林秋定睛一看,似曾相識,卻不記得在哪裏見過,而昆玲便一眼認出了他。隻是聽得急促的馬蹄聲越來越緊,她心裏早已有所意會,便道:“請跟我來罷!”情況危急,慕林秋顧不了想甚麼,便跟著這女子往岔道上跑去,隻一會兒工夫,來到一個隱秘的山洞裏,這是昆玲經常上山采藥,無意間發現的一個鮮為人知的洞穴。慕林秋本想對女子道謝,然實在全身半點力氣也沒了,一進到那山洞裏,就地倒下了。

很快女子聽見馬蹄聲朝另一個路道響遠,不一會兒那聲音消失在朦朧的暮色之中。山洞裏一下子變得安靜,周圍時時傳來的蟲鳴聲,越發襯托四下裏一片沉寂。“你怎麼啦,他們對你下了什麼毒手,可否與我說句話?”同時昆玲用手推了一下倒在一旁的慕林秋,希望他能說句話,以此打發自己對林間黑夜的恐懼。然慕林連日來被青蛇幫的人折磨的遍體鱗傷,全身又困又餓,此刻叫他開口言語,卻也有點難。而慕林秋從女子些許顫抖的言語中,感受到了她內心的不安,便強打起精神道:“我沒什麼,謝謝你……”後麵三個“救了我”因為他一時間接不上氣便即落下說不出來了。待他再想開口言語隻聽得昆玲道:“你身體甚弱,不方便多言語,我隻是想確定你能否開口說話,現在沒事了,你安心躺一會吧!”昆玲放下心來,對這漆黑的山洞不似先前那般心懷懼意。就那樣一人躺著,一人坐著,過了良久也沒人開口說話。慕林秋實在餓的慌了,於是又強行振作道:“可有東西食得,好幾日沒吃像樣東西了。”麵對這陌生的姑娘他沒法子保持拘謹了。可是這時候上哪裏去尋吃的,一時間女子不知該如何作答,然他在山洞外一眼便看出眼前這男子身體極弱,急需進食補充體力,她跟隨父親從醫多年,也懂得些許醫道理論。還有一點她適才在洞外看到慕林秋發黃的眼睛已有中毒的跡象,隻是不曉得中的甚麼毒,所以亦不知該如何解毒。

轉念間昆玲想到了自己籮筐裏的一種藥材:象蒂葉。此種藥物在這一帶比較常見,隻是少有人知道它可禦寒,對人體提供熱能,尚且在一時之間可代替食物方麵效果甚佳,隻是它償起來有點苦。當下正值深秋十月,這山地海拔又高,即便是在白天豔陽當空也難免會讓人有絲絲寒意,更何況現下置身於夜幕深沉的山洞裏。當然以慕林秋平日裏的正常體力抵禦這般冷氣不足為事。

“你先吃這個吧,它能給你身子供些熱能,一時不至於挨餓。待明天我定弄好吃的給你。”這句話聽在慕林秋的耳裏真是說不出的溫馨受用。慕林秋孤兒出生,在自己落魄之際遇到這樣的人關心自己的冷暖,當真好生感激。這幾天他確也餓得慌了,那些象蒂葉本身就苦,然在那當兒食起來卻讓慕林秋感覺堪比任何店鋪酒肆裏的大魚大肉。在漆黑的夜裏昆玲分明聽得慕林秋大口大口的咀食下咽的聲音,不禁笑道:“食慢點,食多了可不好,會反胃。”慕林秋卻到:“現在好多了,這是甚麼東西?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葉子。”言語間慕林秋感覺精神好了許多,已不覺得先前那般昏昏沉沉。昆玲沒有作答,隻覺得在一旁暗自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