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秋便即想到那白色長衫,從囊中摸出來對老者道:“這是晚輩從冥界帶回的衣物,也看不出它有何不同之處……”不等慕林秋說完,老者立馬接過那衣物,看了半晌,眼神中可看出有許多念頭在他腦海裏轉動。
“那袈裟現在何處?還有那經文,少俠可知道?”
慕林秋搖頭道:“我沒見過那經文,袈裟在冥界,或許在閻王手裏。”說完慕林秋不由看著老者的表情有何反應,而老者這回好像平靜了許多,並非他想象的有什麼驚異之色。
“也許這就是袈裟最好的歸屬,閻王隻是想跟你做個交換。現在老夫明白了,那些人為何不對你下咒,原來是因為這長衫之故,它有可驅魔避邪,所以奈何你不得。”
這時候慕林秋分明看到了老者有些失望的眼神,他正想問老者者閻王為何要與他做交換,又見他走到窗前似乎自言自語的道:“佛門中講究佛緣,難道這便是所謂的緣數了嗎?看來老夫定是無法完成聖上之命,蒙得聖上這麼多年對老夫的厚待,老夫有罪,聖上一早暗遣老夫去尋那腳踏七星之人,從而明了袈裟的下落,是不想因為此物引起什麼風浪,這也是當年唐玄奘圓寂之際的遺言,說玄奘自己離世之時,會有一個腳踏七星的人出世,期間還有個孿生異性的女子便是這腳踏七星之人的姐姐。”
慕林秋本想說自己沒有姐姐,自己是孤兒出生,打小在白馬寺長大。可不知為什麼卻問出:“那要怎麼辦?人們真的會因為一件袈裟弄得血雨腥風的嗎?”
老者沒有正麵回答,眼望著窗外道:“那些幫派教會雖然不敢與官府明爭,暗鬥卻是不休,卻總是想法子弄到它,現在的唐門,還有紅衣教雖說對朝庭夠成不了多大的威脅,然在中原卻也是個不容小覷的邪派力量,這也是聖上命老夫努力找尋少俠和袈裟的原因。”
慕林秋看到這老者的臉色越來越凝重,便想著對他有所安慰:“既然皆是冥冥中的安排,是緣數使然,前輩又何必自責,是是非非終有報,隨緣不是看得開了嗎?”
老者轉過身來望著慕林秋道:“看得出來,少俠也是個仁義之士,一心向善,隻希望天下不要因為少俠引起無謂的紛爭,而是因為少俠的一片赤子之心終得天下太平。”
聽得老者所言,慕林秋突然感覺自己莫名其妙的背負一個大大的擋子,不知此刻該所什麼好,他現在的心裏,說到底想的最多的是他的師父和白馬寺裏的一眾師兄弟,至於其他的事情他沒辦法想個明了,也不想去想,因為好多事情不是他應該想的,最多他會努力的認為把眼前該做的事情做好。至少慕林秋現在這樣認為自己。
老者的目光轉向躺在榻上的昆玲又囑咐道:“少俠記住,要救她便隻有按照她所說的去做,找到那些下咒之人,想辦法解出咒語。”
“可是玲兒她隻說想父親了,她的父清遭人毒手已經離開人世了。這期間有什麼關係了嗎?”慕林秋不解的問。
“那些下詛咒的人定是在附近出沒,伏魔咒的厲害之處也在於此,說想她父親隻是遭到伏魔咒之後說出的一個借口罷了,倘若下詛咒之人改變處所,這姑娘又會說出另外的話,以此可確定他們的所在範圍。”
“她真的不會死嗎?”
“雖說不會因為遭到伏魔咒而亡,然一直這樣混混僵僵的度日,這姑娘活著又有什麼意味了。”不等慕林秋開口言語,又聽得老者道:“你想救這位姑娘的性命,這很好,而老夫也希望少俠在適當的時候能夠顧大體識大局”說著老者從懷中摸出一個錦盒,對慕林秋道:“少俠拿著,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打開它,希望它能對少俠有用,老夫命不久矣,恐怕要有負聖上之命,雖然找到了你,而玄奘法師的袈裟卻沒了著落,但老夫希望那袈裟有朝一日能回到少俠身邊來,可是它既然在冥界,若是閻王真想占為己有,我們陽間之人又上哪裏與他計較呢?”說道此處老者突然胸口一震,吐了一口濃濃的黑血,慕林秋不禁駭然,大叫一聲:“前輩”隨後扶他做到一旁的長凳上。
那老者道:“要保護好這長裳,記住任何朝庭的人找到了你。請勿起正麵衝突,若是有一天那袈裟真回到少俠手裏,最好的辦法便是進宮麵聖,袈裟何去何從到時候自由安排,否則天下人必遭劫難,請少俠三思。老夫本想著給少俠好好的算一卦,可惜沒機會了,不過少俠的過去與未來老夫的占卜之術未必能推算得出,好比已故唐玄奘法師,他的生世至今是個迷,無人能知道。”話語一了,老者坐在長凳上閉起雙眼,垂下了頭,慕林秋一邊喊著“前輩”一邊伸手探其鼻息,已然氣絕。慕林秋呆呆的立在一旁,心裏一片混亂,不知所措,昆玲兀自躺在那裏,目光呆滯,對適才慕林秋與老者的所言似乎半點沒往心裏去,對老者的死去也猶似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