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的中央地區,有一座高達千米的巨山,名曰:“孔山。”山下有一個繁華的小鎮,聞名天下的儒宗便坐落於此。
朝陽初生,丹鳳鎮這個小鎮上,依舊有著請晨的一絲請冷之氣。淡淡霧氣正逐漸的散去。一群儒宗學徒就立刻開始了早上的習武,晨練。
儒宗,由孔子創立。孔子,魯國曲府人,名丘,字仲尼。幼時的孔子並沒有任何的禦氣天賦,隻是一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柔弱書生。少年時期,孔子才顯現過人的天賦,他從上古經文《詩》《書》《禮》《儀》等四經中,摸索出一種
獨特的禦氣之法——儒術,並著成天下聞名的巨著〈〈論語〉〉。〈〈論語〉〉共二十篇,內含無數玄機奧妙,從而開啟了孔子的禦氣之路。從此一馬平川,由一書生成為了當時舉世聞名的聖級強者。同道中人稱之為“儒聖”,萬千百姓尊他
為“聖人”,並設香爐台案,以神靈視之。
當孔子在天下成名以後,忽遇到一處鍾名鼎秀,到處都是蒼鬆翠柏,飛瀑流泉,高達千丈的山峰。山巔之間,那極高的山峰頂上,更是有一座碧波蕩漾的天池,天池旁邊,聳立著一塊十分潔白的巨石。看到這般仙境,孔子立刻在此定居
下來,並廣收門徒。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後來更是有七十二人達到了尊極境界,由此一舉奠定儒宗的霸主地位。大約過了百年,孔子便早早劃破虛空,飛升上界去了。而後幾百年,儒宗又出第二代“儒聖”孟子,第三代“儒聖”荀子,第四代“儒聖”
慕子。個個才華橫溢,都一舉達到傳說中的聖級境界,再次鞏固了儒宗的霸主地位。第二代“儒聖”孟子生性自然,已在二百年前雲遊九州,至今未歸。第四代“儒聖”慕子則因為與天下最為強大的妖獸貔貅對戰而同歸於盡。現任的儒宗宗主便由第三代“儒聖”荀子
暫任。
八卦頂,取陰陽五行八卦之意。
砰砰砰砰......
拳風呼嘯,空氣震蕩。
這些子弟,動作矯健,如惡虎尋羊,如獅撲蠻牛,如鷹擊白兔,如鶴立鬆巔........全身動作都是腰胯合一,敏捷淩厲。
尤其是他們四肢和一條大脊椎,動靜開闔之間,宛如五張弓拉滿,拳腳出似箭,落似風,顯現出了雄厚的根基。
東方的太陽緩緩升起,天空湛藍,就仿佛一塊巨大的藍色翡翠。請晨的淡淡霧氣終於完全散去,呈現出一種醉人的美態。
幾個時辰過後,幾乎所有的學徒們都攤坐在地上。這些學徒們在沒有老師的監督下,沒有一個人偷懶,都認真謹慎地完成了自己的動作,心性可見不一般。
“看,快看啊,聖人的頭像上都柒滿了黑色的墨水。”“哈哈,對啊,對啊。太搞笑了。”“這是誰幹的”“不用想,肯定是慕小易幹的”。立刻眾學徒們都喊了起來。
隻見原先天池的雪白的巨石,有著四座雕刻著四大聖人的頭像,那雕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樣。但是,現在那美淪美奐的頭像上,卻都是一個個用黑墨水圖的黑烏龜。黑烏龜都爬在聖人們的臉上,頭頂上,還有鼻子上。
那原本莊嚴肅穆的天池,此時卻無比怪異。
“慕小易,給我站住。”在眾人的眼簾之中,看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身著一身不模不樣的天藍色長衫,兩隻小腿仿佛流星飛速地向眾人處奔來。後麵緊跟著兩個身著紫色長衫的中年人。兩人也如同覓食的獅子,緊跟其後,並發出嚴重的警告。
這兩個中年人,皆身高九尺,昂藏巍峨,背脊挺立,如劍如槍,好像一座高山,壓迫而來,雖然相隔很遠,但眾人幾乎都想停止自己的呼吸。
這兩位大概是“聖像”監護者,皆為儒士級強者,擁有著強大的儒術。在眾人的心中,如此想著。
“儒術-電絲之術”一聲巨喝響起。
滋滋,滋滋,滋滋滋...........
一片密密麻麻的電網遊絲,晶芒閃耀,出現在其中一個略大中年人的四周。
“快跑,慕小易朝這邊過來了”“對啊,那電絲之術可是群體攻擊儒術,很可能會波及到我們。”“快閃”“...........”言罷,這些學徒們立刻準備離去,可那少年更快。形似老鷹撲雞,撲向眾人的中央位置。電網遊絲更快,在場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了強大的電流,人人的身體發麻,皮膚,頭發都豎立了起來。
“大哥,你又打錯人了。”另一個略小中年人旋即對那個略大中年人無奈道。而後稍稍向後轉身,向眾人躬身抱手道:“對不起,各位,我大哥不是故意,希望各位不要介意,我這有清靈液,這就給大家療傷。”說著便遞上一堆白玉瓶,那堆白玉瓶,如同有靈性似的,自動飛向眾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