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愛情
軍人的愛情是通過郵寄完成的。
女人們在接納軍人之愛的同時,就必須接納遠遠近近的距離。這種“搭配”的愛情,有一種把孤獨拉得很長,把日子盼得很瘦的相思,蓬勃而茂盛地生長。這是軍人和他們的妻子或戀人們共同培養的感情收成,供他們以書信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品享那一份痛苦的甜蜜。
於是他們總是熱衷於這種咀嚼文字的生活:於是就有堅強如鋼的七尺男兒淚濕信紙的柔腸;於是就有恨郵途長,盼郵期短的軍嫂們,在望眼欲穿地等候遠方那個隱藏在字裏行間的真實而縹緲的男人。
他們不知疲倦地耕耘那片片信箋的薄土地,把情把愛把心語把歡樂與憂傷都播種進去,讓文字飽滿地攜帶它們,用一張郵票運載它們啟程遠行。因而,軍人常常躲在一個小小的信封裏與愛人幽會;軍人的家總是建立在這條飄移的郵路上,把人生最寶貴的時光,紮紮實實地打上一個個圓月般美滿的郵戳。
往往,軍人的低收入與“窮”字離得最近,窮得盡管郵資漲價,也不過8毛郵票便可搬遷一個家庭!
但是,軍人何嚐不富?富得有那麼多高喊“理解萬歲”的人向他們奉獻鮮花和掌聲,這是一個集體或個人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創下的一筆輝煌的“無形資產”,是軍人作為全社會一種“榮譽品牌”所享有的價值;他們富有,還因為一位唐代大詩人千古流傳的“明碼標價”:“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然而,“萬金”的擁有者對於家庭還有一個“赤字”,因為欠妻兒的太多太多,因為難以償還的一筆筆感情債,因為無數的失去、付出和犧牲……
丈夫走得再遠也走不出一張信箋。妻子心裏總也忘不了一個熟悉的地址,那是開啟丈夫心扉的鑰匙。他們把信看成是愛情的“活期存折”,他們雙雙苦惱經營這份財富,等待從郵局連本帶利隨時支取甜蜜幸福,甚至失望,甚至眼淚和痛苦。也許軍嫂們等來的不是喜訊,不是平安,是一個帶血掛彩的消息,甚至是丈夫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去了一個無法聯絡的地址叫地獄叫天堂叫九泉。也許丈夫盼來的也不是溫柔、溫情,是怨氣、怨恨,甚至是所愛的人不堪清苦與寂寞的移情別戀……
軍人的愛情容易有流失有損耗有自然災害;軍人的愛情是最不完整是最受煎熬的愛情。正因為這種殘缺,軍人的愛情才是最高尚最無私最聖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