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長安城,皇城。
位於皇城的禦靈宮,包括從華夏請回來的古代三十六帝的神位在內的全華夏五百多位皇帝的牌位,全在這裏供奉。除此之外,明國還要將全華夏曆史上從夏、商開始一直到大明建立的八十多個王朝的全部功臣、忠臣、武將、英烈、包括戰死在曆史對外戰爭中的華夏族士兵們,全部供奉在其它禦靈宮內。
像很多戰役中的士兵們不知道名字,就幹脆寫某朝某年某次戰爭中陣亡將士靈位。
禦靈宮也不小,它使用的是長安城皇城的中書省所在地,要知道長安城的中書省原本就是個擺設,由於中書省有獨立的辦公地點在東都,所以閑著也是閑著,便給了景靈宮使用。
明國供奉五百多位中華皇帝和數千位曆史上的功臣、忠臣、英烈的消息傳出之後,全世界社會反響不一,在西方看來這種形為不算什麼,但是在華夏學者看來這種行為在現代社會是不敢想象的,目前在華夏和灣灣似乎都沒有專門官方形式來祭祀先皇帝們或者功臣們的習慣。
華夏的學者們有的爭先叫好,有的則是繼續挖苦,有不少學者甚至想來明國參觀禦靈宮,有的人甚至在明國的官方微/博上表示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戰士也應該在此供奉。但是並沒有得到明國官方的回應。
千度漢服貼吧立刻發起了一項活動,打算在端午節到來之季,組織漢服同袍組團前往明國,參拜禦靈宮前往祭拜。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許多同袍的響應。雖然漢服同袍大多是學生黨,但是必竟基數眾多,所以很快就有大量土豪的漢服同袍報名參加。
也正因此,很多華夏學者認為,朱威有著很遠的目光,可以說是高瞻遠矚,如果朱威占據了華夏“正統”,那未來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很可能向明國偏移。
也就是說明國就會成為華夏人視為正統漢地,進行朝拜的地方。
也有人稱這裏是明國的“靖國神社”,但是朱威卻根本對這種說法充滿了鄙視,為此,明國國務尚書多次在公共場合對著新聞媒體鄭重表態,日本的靖國神社是供奉戰犯的邪惡所在。明國的禦靈宮是供奉中華民族所有皇帝和為了國家和民族貢獻一生、拋頭顱灑熱血的名臣、武將的場所。根本,或者說日本靖國神社壓根就不配和禦靈宮相提並論。
此言論一出,日本政府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日本上到首相,下到防衛相,包括外相,就連內閣成員也都紛紛在《每日新聞》和《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等主流官方媒體上指責華夏,對二戰曆史不了解就沒有發言權,同時要求明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在世界政治上要保持中立。
明國宰相立刻反駁,先是宣稱日本是全世界公認的二戰邪惡軸心國,是法西斯,進入21世界反而不承認了,這才是曆史上最大的不負責任,如果日本繼續無禮指責明國,將會影響日本在明國的形象和影響力。
接著指責二戰時期日本的戰艦飄流到明國島上以後,在島上殺害明國百姓,燒殺搶劫無惡不作,致使明國數萬島民隻剩下數百人。日本抗議無效,日本應該就邪惡的二戰日本軍人在明國的所作所為向明國表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