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四六章 糧食彙報(1 / 2)

蘇梓周,朱威的中學同學,目前給朱威打工,在華夏擔任神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一直在負責大明皇室財團在華夏國的農業產業。

電話剛一接通,朱威就聽到蘇梓周的聲音:“皇上,跟你彙報一下東北糧食的事情。”

原來神農公司的明國早熟作物已經成熟了第一次,種植基地收獲了1000萬斤大米,400萬斤玉米、480萬斤大豆、320萬斤小麥。同時,還要收取與農民簽訂協議的2250萬斤大米、1800萬斤大豆、4500萬斤玉米的收購合同。

資金支出包括6840萬大豆款,4950萬大米款,6075萬玉米款,總支出達到了1億7865萬元,這筆糧款需要一次性給種植戶。

花這筆錢需要朱威同意和簽字,而且蘇梓周興建的大豆加工企業也已經開始運行了,這些大豆該如何操作,也需要請示朱威。

朱威直接將球踢給郎海平,這件事屬於經濟的範疇,朱威還是無法作主的。必竟他對這塊產業完全不懂,也不去插手,一切都聽他們的,掛了電話。

在電話通信的另一端,東北白龍市,蜂密/縣永安/鎮。

這幾年東北農民的生活非常好,華夏取消了農業稅,使得農民賣糧每年能掙十幾萬,少的也能賣個幾萬,特別是很多大的農戶,能賺的就更多。

幾乎從種植到收割、脫粒全部達到了機械化,平平常常的農民家裏每年都要新購置農機,農民成了地主,當然這些是純農民,純有地的農民。

趙富貴是鎮上這樣一個地主,家裏有五晌旱地,

看著周圍老鄰居家的子女都去了燕鬆廣打拚,很多人家幹脆就把土地租了出去,年收入也能達到幾萬塊。再加上國家的種地補貼,年收入近十萬。(華夏種地補貼直接給地主,租種土地的辛苦農民得不到補貼)

但是趙富貴則沒有,他仍然是自己耕作,每當妻子勸他說老伴啊,你身體也不好,就別辛苦了。他總是說我種了一輩子的地,你要是讓我閑下來,不如殺了我。

去年,附近來了一了一個富商,一口氣在永安/鎮承包了6000畝旱地,和5000畝水田,這可是1000晌地啊,今年開春全部種上了小麥、玉米、大豆和水稻。

同時還在鎮上開了一個商店,賣門免費提供種子,當時趙富貴去打聽了,這種瀛洲種子據說比美國的種子還好,抗寒、抗雜草、抗蟲害、高產,而且還有相當好吃。

趙富貴本來是不信任的,因為他本來要買另一個經常購買的美國種子。但是當時對方說是可以免費使用,但是前提是將來要以市場價賣給該公司。

趙富貴鬼迷心竅一般就將自己的五晌地全部種植上了瀛洲一號的大豆種子。

沒想到這才二三個月的功夫,這種大豆竟然全部成熟了,大豆立刻引起了當地農科所的重視,經過檢測,這種早熟的瀛洲大豆品種並非轉基因大豆,而是真正的天然大豆,營養非常豐富,遠遠超過市麵上的其它大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