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就留老師與我共進晚餐,還叫來了昌信。席後,老師向我彙報了這段時間來城下町的建設情況,以及政令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也把從土蜘蛛那得到的關於周圍一些國人眾的動向告訴老師。另外也把我打算提煉銅礦,提取金銀的事跟他說了。不用問,他是十二萬分地讚同,巴不得第二天就能把金座建起來。我也想快點提金取銀,可凡事都得一步步來,哪有一步登天的呢?
“老師,政略方麵的事到現在基本上還比較順利,下麵我們是不是該把精力放到武備上來了?”軍政一體,哪方麵落後都非我所願。“小次郎是又有什麼新想法了吧?可是四郡的內政才剛剛有些起色,現在又展開武備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我攤攤手道:“我也不想啊。但形勢卻不容我們按部就班地來。土蜘蛛回報,領地內有幾家國人眾似乎得到了某些有力人士的支持,正在積極地組織武裝反抗我的統治,因此武備已是刻不容緩。我想打造一支職業軍隊。不是那種平日耕種,戰時為兵的農軍,而是一群以戰鬥為職業的士兵。”
我見老師和昌信都在專心地聽著,繼續往下說道:“由於我們的基礎還比較弱,我想先從農兵中精選一千人,先試試看,然後再把規模逐漸擴大。我計算過,如果檢地成功,再使用我的新式耕種法,北信濃四郡一年的糧食總高可以達到三十餘萬石。按一萬石養一百五十名士兵計算的話,我們能訓練一支四千餘人的專業作戰部隊。再加上我們的商業動作,培養五千人的軍隊應該不成問題。”
“如果真能組建這樣一支備隊的話,那北信濃的戰力會瞬間提高數倍。”一直旁聽的昌信終於開腔了。真田老師也點頭道:“這樣的部隊戰力是毋庸質疑的。而且他們也沒有農耕種的任務,隨時都可以去攻略別人的領地。可就是太費錢了,以北信濃的情況來說,似乎用不到這樣大規模的武士備隊,我看暫時還是以農兵為主,等……”“不能等!我們也沒有時間等。我知道老師的意思。我們剛從武田家轉到長尾家,一切都要小心謹慎,不要有什麼落人話柄的地方。但在我離開武田家,來到海津城的時候,我就不再當自己是哪家的家臣,而是一個身處亂世的諸侯。父親可以為了家族的利益放棄我,難保有一天我不會再被什麼人放棄掉,隻有自己手上有刀槍,才能挺直身子說話。而且我也和義父達成協議,北信濃的事他不會插手。組建軍隊的事我已經決定了,您也不需要再勸我。放開一切的顧慮,老師認為這個培養職業軍隊的計劃如何?”
“就像小次郎的童子軍那樣?如果真能拋開一切的話,這個計劃當然是非常好的計劃,對將來也是好處多多。尤其是小次郎在除去所有的國人眾以後,領地內想要出人頭地的隻有進入本家係統這一條路可走,本家的兵源不成問題。”昌信也點頭道:“主公,擁有這種高質量的部隊無論是對大名還是將領,都是夢寐以求的事。但我們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和財力組織這五千人的備隊,其中至少也應該有兩千騎兵吧。”
我點點頭道:“如果按五千人算的話,我想讓其中半數做騎兵;另外一千兩百人做火統兵;八百人當弓箭兵;最後五百人組建忍兵兵團。”“一個足輕也不要?!那忍兵又是什麼兵種?是忍者組成的備隊?”昌信對忍兵這個新兵種很感興趣。“是的,一個由受過訓練的專業忍者組成的兵團。在重山密林裏,有哪個兵種的戰鬥力能比得上忍者?隻是專業忍者不太好找,另外有些大名也拘泥於忍者的性質,出於麵子的考慮才沒有在軍隊公開配備這種兵種。至於足輕,不需要!足輕裝備簡單,訓練也比較方便,暫時還是由農兵來擔任吧。我們這五千軍隊輕易不會出動,但一旦出動就要給敵人以毀滅性地打擊。我對他們的要求是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可北信濃還沒有鐵炮屋,我們也沒有相應的鐵炮技術,拿什麼來裝備這千餘人的鐵炮隊伍?”我笑笑道:“這點我已經考慮到了。前幾天我已經讓人給近江國友村的鐵器名家國友善兵衛帶去一封信,邀請他到我們北信濃來發展。將來鐵炮製造的工作就交給他好了。我倒是比較擔心弓箭隊的建設。八百弓兵如果沒有特殊的戰力還不如換成騎兵或是火統兵呢。所以我打算將現在的弓箭換成明朝的一種弩。弩不但射程遠,而且殺傷力強,威力絕不是弓箭可以比擬的。昌信,真田老師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到內政上了,軍隊的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動作要快。老師,你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