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漢中太守象征性的詢問一下百裏葉楓,而就在等這一刻的百裏葉楓整衣而立道:“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此言一出便惹得在場所有文官的不滿,要是沔陽太守親自說此話大夥兒還可以聽聽到底有何高論,但一個奶油小生模樣的人何敢口出狂言?當下便有文官站起來道:“敢問你是何人?”
百裏葉楓答道:“在下雖無名之輩,但代表的卻是沔陽太守,如此,可否?”
那文官還想言語,卻被劉宗給其眼神製止。當初百裏葉楓曾會麵過漢中太守商談收留問題,那時劉宗也在對所以這人有些印象。器宇軒昂,談吐文雅,不可小覷。
這時漢中太守道:“不知道客卿有何話要講?”
百裏葉楓對漢中太守微微一拱手說道:“吾觀漢中城地大物博、人才輩出,何以懼匈奴?漢中城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在秦巴間有褒斜、陳倉、儻駱、子午等十數條幾千年的古道,自古皆以凶險崎嶇著稱,易守難攻。吾與匈奴交集二年載,他們雖善戰但皆是有勇無謀之輩,這些古道若是加以利用,漢中可無憂也。”
先前與百裏葉楓對話的文官姓李名全,李全聽完這番話不禁嘲弄道:“你這話與林青將軍先前所說大為一致,如今加以修飾說出自以為字字珠璣實為狗屁之言。”
聞言,百裏葉楓搖頭輕笑道:“汝以管窺天,吾不予理會,但如此粗鄙言語妄讀聖賢書。”一句話嗆的李全無言以答。
百裏葉楓對漢中太守又道:“當初太守讓我等拒守漢中大道,阻攔匈奴步伐絕非本意,意義在於甕中捉鱉,如今為何有意放棄秦嶺與巴山固守城池?”
漢中太守不語,劉宗開口說道:“萬事皆量力而行,逆天者自古以來多數落為笑柄。匈奴數十萬精兵屯於大道,是鱉是刺你我心中各自執意,但我奉勸客卿一句話。”
“何言?”百裏葉楓望向劉宗。
“識時務者方能長久,蚍蜉撼樹徒增笑料。”
百裏葉楓心想這劉宗是文官之首,若是不先難倒他今夜必不可能勸說漢中太守,隨即說道:“吾幾日前率兩萬士兵鎮守大道麵對數十萬匈奴許些伎倆便讓匈奴損兵折將,如今漢中城內擁兵十五萬,汝書香門第出生不擁一兵一權何以蠡測海,指點漢中?”
劉宗不答,顯然一時語塞。忽座上一人起身而立以言挑之:“汝等在沔陽大敗於匈奴狼狽不堪顛沛流離而來,現又口出狂言說讓匈奴損兵折將,豈不是惹人笑話?”
百裏葉楓啞然失笑道:“沔陽失守乃天災也,吾主先見聚全郡數萬百姓,扶老攜幼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此乃大仁,汝不知吾給予理會,但大道這一戰功汝等看好了!”百裏葉楓拉高了聲音,身後赤天會意,嘿嘿一笑伸手解下後背的包裹擲於宴會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