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艱危鹹陽(4)(1 / 3)

“智囊老狐,早看得入木三分,隻不過老君臣情誼篤厚,寧願不聞不問。”

甘茂心中突然一亮:“走!找白山將軍。”

魏冄笑著拉住了甘茂衣袖道:“可有丞相四更天出府造訪之理?你我且在園中等候,白山將軍片刻便來。”說罷嘴一咕噥,發出三聲清脆的蛙鳴,竹林中一個黑色身影倏忽飄了出去。

甘茂大是驚訝:“你帶武士來了?”

“文事必有武備而已。丞相見笑。”

甘茂一陣沉吟,突然道:“魏冄,此次大事頭緒繁多,便由你來坐鎮運籌。我隻穩住朝局便是。”魏冄慨然一躬:“邦國危難,魏冄不辱使命!”沒有絲毫猶豫辭讓,一口應允了下來。經過幾次交往,甘茂熟悉了魏冄秉性,不再計較這些細節,便一一交代了幾件具體事務,主要是秦武王賜給白起為期三月的龍形兵符,以及白山的大體情形,叮囑魏冄一定要在兩個月內使新王即位,結束鹹陽亂象。

魏冄一拳砸在手心:“此等事體,須迅雷不及掩耳,月內定局!”

甘茂正色道:“務必準備妥當,萬無一失方可。”

正在說話,聞幾聲蛙鳴,兩個身影從竹林中飄來。到得兩人麵前,卻隻剩下了一個,拱手作禮道:“鹹陽令白山,參見丞相。”甘茂拱手笑道:“白山將軍,別來無恙了。且到書房,有白起手書一封,先請將軍看過。”白山道:“無須看了。老白氏三百餘年軍旅世家,自當以國難為先,丞相但發號令便是。”甘茂不禁慨然一歎:“將軍真國家柱石也!來,認認,這位是櫟陽令魏冄,新君舅父,我想請此公總攬大計,將軍以為如何?”

魏冄爽朗一笑道:“新君舅父算個鳥!丞相也用申明?”又向白山慨然拱手道:“將軍威名素著,魏冄歆慕已久,若有不當,將軍一腳踢開魏冄便是!”甘茂不禁皺眉,覺得這魏冄實在難以捉摸,如何這番話恁般粗魯?不想白山卻明朗笑道:“但有此言,便見足下看重真才。粗認粗,白山老軍一個,信得足下!”甘茂不禁拍掌笑道:“好!三人同心,其利斷金。走,到偏廂亭下去說,有得好酒。”

鬆竹園外的茅亭下,三人就著陳年鳳酒直說到雄雞高唱。

三、飄風弗弗 迅雷無聲

嬴壯拿到虎符,又費了思量。

秦國兵符分為三等:最高等黑鷹兵符,為國君親掌,大戰前授予上將軍或統兵大將,每次可調兵十萬;第二等龍形兵符,每次調兵兩到三萬,尋常授予要塞守將或小戰將領;第三等便是這虎形兵符,每次調兵不超過八千,多授予特使出行或國中機密公幹。商鞅變法後秦國私兵廢除,新軍統由國君掌控,軍法臻於完善。但凡出兵,須左右兵符勘合,並向全體奉命將士公示,方得出發。軍營掌兵將軍自千夫長始,以職位高低,人各一尊虎形或龍形右符。戰時統帥執國君授予的左符,當著全體將領與右符勘合,方得升帳行令。戰事結束,左符立即交回國君。任何環節不符,調兵都難以成行。

雖則如此,戰國大戰連綿,各國都是舉國同心,國君與統兵大將也極少齟齬。大將經常是連續作戰,但有威望卓著的名將,便經常性地持有兵符,也常有不勘合兵符而調動大軍者。但這都是浴血奮戰將士同心時的特例,非如司馬錯這般名將而不能為,對將士生疏如甘茂者自然絕不可能。嬴壯不諳軍旅,連嬴蕩那般的軍中曆練都沒有過,自然根本不可能法外調兵,想調兵,隻有依法行事:勘合兵符而執行特命。

嬴壯之難,難在何處調兵。

秦國的精銳新軍分做三處:一是鹹陽城內的八千王室禁軍,這是任何兵符都調不動的,隻有國君密書與誰也無法知道而又經常變動的特殊信物,方能調動禁軍。二是函穀關、武關、大散關等各要塞關口的守軍。可這些關隘守軍除了函穀關駐軍一萬外,沒有一處超過八千人馬,若一次調走一關的全部守軍,這是任誰也會覺得怪異的,無異於自暴形跡。最後是藍田大營,這是駐軍最多也最是頻繁調兵的營地,可如何調?何時調?又是難題了。如何調?是調何兵種,騎兵還是步兵?軍糧是國尉府調撥,還是當做緊急軍務由軍營自帶幾日軍食?何時調也是一個難題。調早了,秘密軍營選在哪裏?軍糧如何運法?由誰統兵提調?調遲了,趕不及豈非誤了大事?所有這些事務,對於奉命開戰的大軍來說都不是難事,可作為秘密部署辦理,便全部變成了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