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對峙上黨(5)(1 / 3)

五、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

最炎熱的兩個多月裏,秦趙兩軍分外地緊張忙碌。

自二十多年前白起冬戰河內,酷暑嚴冬無戰事的古老傳統早已經被打破了丟棄了。馮亭春二月獻了上黨,趙國三月進駐大軍,秦軍四月緊跟而來,環環相扣步步緊逼,誰顧得去講究個春夏秋冬了。在上黨這樣的廣闊高地對峙,雙方大軍各以兩郡為根基:秦國的河東河內兩郡,趙國的邯鄲上黨兩郡,若再連同牽動的魏韓兩國並洛陽王畿,整個大河上下的中原地帶都覆蓋了前所未有的大戰陰雲。唯其戰場廣闊,唯其關涉興亡根本,兩軍各自抵達戰地後都沒有立即開戰。趙國以逸待勞取守勢,忙著修築深溝高壘。秦軍遠道進軍取攻勢,忙著肅清函穀關以東的關隘河道,忙著輸送、囤積糧草,忙著清理外圍戰場,忙著設伏、探察、部署等諸般大戰前的準備。整個酷暑炎夏,兩軍一直沒有接戰,仿佛各自演練攻防一般。

一進七月,借著上黨山地第一縷清涼的秋風,秦軍的外圍進攻戰拉開了帷幕。

第一戰,搶奪太行南三陘。王齕早已經將趙軍主力的三道防線探聽得清楚,知道最靠近太行山南端的丹水防線距離三個陘口尚有數十裏山路,三個陘口各由三名都尉[288]率領兩千步兵鎮守。對於趙軍,這三個陘口是前沿要塞關隘,卻不是核心防線,縱大軍駐防也無法展開,兩千精兵是最能施展戰力的防守。兩個多月來,王齕已經對三陘地形兵力了如指掌,派出三路精銳步軍,每路三千,夜攻三陘。為了擾亂趙軍判斷,王齕同時派出八百斥候營飛騎,秘密插入趙軍丹水防線與三陘之間的山穀地帶,伺機騷擾並截擊趙軍聯絡通道。

月黑風高的三更一點(軍營刁鬥第一報),預先已經在三陘口外埋伏好的秦軍銳士同時出動,悄無聲息地撲向了三處要隘。所謂陘口要隘,是狹窄的峽穀山道之上淩空架一座山石城牆、城樓或城堡,兩邊各有一座千人軍營;但有敵軍來犯,城樓士兵立即淩空放下千斤石門堵塞峽穀,同時以滾木礌石箭雨正麵居高攻敵,兩側山腰也同時夾擊,事實上極難攻陷。此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秦軍事先反複謀劃演練好的戰法是:不走關下陘道,每五百人一路,分做六路,不打火把,摸黑潛行進入陘口兩側山嶺;在突然襲擊兩側軍營的同時,兩路(一千人)立即夾擊中央城樓,同時分割猛攻,使三處不能相互為援。

如此戰法果然大見成效。半夜激戰,西段軹關陘與中段太行陘終被攻克,趙軍四千人全部戰死,還斬首了四名都尉。這便是“二鄣四尉”之首戰。東段白陘雖未攻克,卻也殺敵一千,並斬首趙軍裨將[289]弧茄。原來,在突襲猛攻白陘剛開始半個時辰,突有一支數百人騎兵從北向南進入陘道。領軍大將立即下令一部騎兵棄馬步戰殺上山腰。趙軍騎兵個個精於騎射,未及接戰便是長弓夜射,箭箭皆中火把下的黑甲秦軍。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秦軍斥候飛騎突然殺到,一麵與穀中趙軍騎兵猛烈搏殺,一麵分兵殺上山腰增援。殺到天色已亮,關隘猶是難下,秦軍步卒餘部突圍殺出了戰場。

此戰秦軍戰死三千,其中東路戰死一千六百,其餘六千人個個帶傷,可謂慘勝。

王齕大怒,頓時將白起叮囑拋在了九霄雲外,休戰三日,立即發兵八萬猛攻趙軍西部老馬嶺防線。王齕之所以將大舉猛攻之地選在老馬嶺,一則因上黨西部在太行山屏障之外,攻陷老馬嶺防線便可直接進入上黨腹地;二則因沁水河穀已經先有桓齕的三萬步軍隱秘埋伏,可攻趙軍出其不意。王齕是秦軍著名的猛將,每戰必衝鋒陷陣而後快,這次親自率領五萬步騎同時猛攻老馬嶺南段。

老馬嶺是一道南北走向的石山,嶺高陡絕,跋涉維艱,百姓也叫做乏馬嶺。這道山嶺從北向南逶迤八十餘裏,中段有一道橫貫東西的峽穀陘口,便是上黨西部險關高平關。這高平關險峻異常,南峭壁,北陡澗,唯中間峽穀通得東西。這道峽穀東西長約一裏,南北寬約兩裏,是河東進出上黨的咽喉要道,也是整個老馬嶺防線的要害樞紐。趙軍駐守老馬嶺一線,除了無法攀緣陡峭高山,凡可進兵的山坡地段都挖掘壕溝,儲備滾木礌石以防守。五萬守軍分做前後呼應:山腰壁壘有三萬守軍,高平關背後(東)的河穀地帶駐紮兩萬守軍,以策應各方險情。如此部署,可見廉頗之苦心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