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原本拒絕了宋義酒宴的項羽,卻在酒宴正酣之時怒衝衝闖進了幕府。項羽不知道的是,凍得瑟瑟發抖的校尉士卒們已經跟著他的身影,在幕府外聚攏了起來。項羽闖進幕府聚將廳,幾名黃衫楚女正在飛旋起舞,楚樂彌漫,勸飲祝賀聲一片喧鬧。見項羽黑著臉大踏步進來,幕府大廳一時難堪,驟然沉寂了下來。宋義大為皺眉,向舞女樂手揮揮手,樂聲停了,舞女們也惶惶退下了。
“次將何以來遲耶?”宋義矜持而淡漠地笑了。
“我非飲酒而來,亦無心慶賀。”項羽冷冰冰一句。
“如此,次將何幹耶?”
“秦軍圍趙,楚軍救趙。楚軍當立即渡過漳水,與趙軍裏應外合破秦!”
“次將輕謀也。”眼見大將們一片肅然,似對項羽並無不滿,宋義也不好厲聲指斥,索性將自己的謀劃明白說出,遂矜持地淡淡一笑道,“夫搏牛之法,不可以破蟣虱。[643]用兵之道,大力徒然無用,終須以智計成也。老夫救趙之策,在先使秦趙相鬥,我軍後發也。今秦軍攻趙,秦若戰勝滅趙,則我軍順勢安然罷兵回師,此謂‘承其敝’也;秦若不能勝,則我軍引兵鼓行而西,必滅秦軍矣!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明白否?”
“不明白!”項羽怒聲道,“趙亡則諸侯滅!救趙便是救楚!”
“大膽項羽!”宋義終究不能忍受,拍案霍然起身,高聲下令道:“諸將聽令:自今日之後,猛如虎,貪如狼,強力不可使者,皆斬之!”
項羽冷冷一笑,轉身大踏步徑自出了幕府。慶賀大宴頓見難堪,大將們紛紛各找托詞而去,片刻間幕府便冷清了下來。宋義氣惱,立即上書楚懷王稟報了項羽的強橫不法,請準罷黜項羽次將。孰料,彭城一直到旬日之後方才來了一道王書,隻有短短三五行:“楚軍救趙,廟堂之急策也。雖雨,卿子冠軍幸勿遲滯。”宋義大是鬱悶了。以宋義之心忖度,楚懷王決策救趙雲雲,隻是名義罷了,最終仍然是要牢牢保存住這支僅有的楚軍。然今日楚懷王回書,卻分明是將救趙當真了,顯然是責怪宋義了。雖然王書未提項羽,然其意顯然是認為項羽在這件事上無甚差池。楚王如此忌憚項羽,也不打算趁此良機罷黜項羽,當真一個迂闊君王也。宋義很懊喪,一時卻也思謀不出良策應對項羽。對於此等擁兵大將,宋義若沒有楚懷王名義,幾乎是無法製約的。而原先宋義對製服項羽有十足信心,根本便在於認定了楚懷王忌憚項羽,一定會全力支持自己設法製約項羽,甚或除掉項羽。目下楚懷王隻字不提項羽,可見軍中大將也未必讚同“先鬥秦趙”之策。當此之時,宋義當真犯難了。
宋義沒有料到,軍中情勢會發生如此突然的變化。
項羽和範增秘密邀來了當陽君、蒲將軍等幾位大將與項楚軍的所有部將,聚商於次將大帳。項羽慷慨激昂地說:“楚軍北上,本當戮力攻秦救趙!不料,宋義竟滯留不前,陷我軍於困境!今歲亂世,歲饑民貧,軍無囤糧,士卒隻能吃半菜半飯,都餓成了人幹!而宋義,竟能在將士凍餒之際鋪排私行,飲酒高會!更有甚者,宋義不引兵渡河,與趙並力攻秦,反說使秦趙相鬥而承其敝。以秦軍之強,攻新立之趙,勢必滅之!秦軍滅趙之後,正在強盛之時,我軍何敝之承?再說,楚軍定陶新敗,楚王坐不安席,連府庫倉底都掃了,搜羅糧米財貨交給宋義。國家安危,在此一舉!宋義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恤士卒,隻徇其私,大非社稷之臣也!”
老範增斟酌出的這一番奮激之辭,使將軍們對項羽大起敬服之心,紛紛聲言願與魯公同心救趙。曾是刑徒的黥布尤其踴躍,當當拍案,聲言要項羽索性殺了宋義,自己做上將軍。項羽頗見詭秘地冷冷一笑,雖未首肯,卻也沒有搖頭。將軍們散去後,老範增終於說了一句話:“少將軍,人心所向,時機到也。”項羽得此一言,嘿地一喝,奮然一拳砸得大案哢嚓散架了。
次日清晨,依舊是雨雪紛紛,軍營泥濘一片。卯時未到,項羽一個人踏著泥水走進了中軍幕府。項羽是僅僅位次於宋義的大將,自然是誰也不會阻攔。宋義正在早膳,案上一鼎一爵,獨自細斟慢飲。聽見腳步聲,宋義抬頭,放下了象牙大箸,矜持冰冷地問了一句:“次將違時冒雨而來,寧欲領死乎?”項羽站在案前三尺處,拄著長劍陰沉道:“宋義,爾知罪否?”宋義愕然變色,拍案沉聲道:“項羽!你敢與老夫如此說話?”項羽勃然戟指,高聲怒罵道:“宋義匹夫!心懷卑劣,徇私害國,天地不容也!”宋義大怒拍案,喝令未出,項羽已經前出一步,一劍洞穿了宋義胸膛。宋義倒地尚在喘息,項羽又跨上一步,橫劍一抹割下了宋義頭顱。及至司馬護衛們聞聲趕來,見項羽已經將宋義的滴血頭顱提在了手中,頓時呆若木雞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