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找個機會暗示她,讓她知道,是本小主幫她入宮的。”齊淑雅眯眼,“本小主既然能把她弄進來,自然也有辦法把她逐出宮。她是個聰明人,應當知道該如何選擇。
“奴婢明白了。”素心點頭,“此事宜早不宜遲,奴婢今晚便想辦法出宮,去找齊大人。”
齊淑雅點頭,同時又叮囑道,“記住,一定要是你親自前去,此事萬萬不可假以他人之手!”
“諾。”
事情定下後,素心當夜就找了個機會出宮,獨自往齊府而去。
而齊桓見女兒如此重視此事,自然要全力出手相幫。接到消息後,他便立馬派親信聯係了手下的官員,打算明日早朝一同向皇上施壓。
之前他的態度一直模棱兩可,既沒有支持和親,也沒有反對和親。而其他官員,見齊國公沒有表態,也都同樣持模糊態度。
且皇上已經明言不願意,雖有人反對,但聲音終究不算大。
畢竟,沒有誰會原以為了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去得罪皇上。
如此,朝堂上雖對這事有爭論,但由於沒有權臣參加,所以一直都隻是小打小鬧。
…
金鑾殿上。
由一個官職不算大的官員先行牽頭提及此事,得到齊桓消息的官員自然紛紛站出,述說自己的看法。
“皇上,臣以為,和親有助於鞏固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使兩國之盟約更加牢靠,還請皇上斟酌。”
“臣附議。”另一名得到囑咐的大臣也出列道,“南國年年向我國的進貢,均是隻多不少,而此番,更是由最受寵的柯羅王子親自帶著王後嫡女千千迢迢來到我國請求和親。其誠信,大家有目共睹。”
他剛一說完,便又有一名大臣站了出來,“臣亦附議,南國的誠意天地可鑒,還請皇上三思,切莫辜負了他們的一番心意。”
“皇上…”
眾臣紛紛出列勸說,且發言的,大多都是齊桓事先聯係好的人。
而經過統一之後,他們的口徑,自然也都是一樣——讚同皇上同南國的穆丹公主達成聯姻。
但是,齊家的勢力雖然在朝堂中高居首位,卻也沒有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朝中派係頗多,且紛繁複雜,不畏齊國公勢力的派係,自然也是有的。比如楚淺芹的父親楚澤輝一派,便是一支不懼齊國公的勢力。
“李大人,你這話說的,老夫可就不敢苟同了。”當即,就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站出來,指責道,“我宸國泱泱大國,難不成還要看他南國的臉色過日子?”
“臣覺得周大人說得不錯,南國不過是小國。與之交好與否,本就是我宸國說了算的,為何他們提出的要求,皇上就一定要答應?”
對於反駁之聲,早有準備的大臣自然是不甘示弱,“那張大人倒是說說,如此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為什麼不可以答應?”
“南國對我宸國恭敬有加,亦無得罪我宸國之處,再加上兩國素來交好,你們反對和親的意義,到底何在?”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