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測的聖地
烏盧魯國家公園在地理位置上臨近於澳大利亞的中部,東距艾利斯泉城300餘千米,在版圖上看,則位於國家的西南角上。這裏奇特的岩石組合使之聞名於世,在地質學家的眼裏,它們代表了特殊的構造和侵蝕過程。烏盧魯是一塊獨一無二的巨大的單獨石塊,而卡塔曲塔是在烏盧魯西麵的岩石圓頂屋,同樣莊嚴和美麗。烏盧魯和卡塔曲塔的岩石組合及其此地形成的神秘而神聖的土著文化,使烏盧魯國家公園獲得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的稱號。
(一)公園概況
在澳大利亞的北部平原上,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岩,十分壯觀。澳大利亞土著阿波利基尼人(有資料稱為:阿南古土著)稱這塊巨石為“烏盧魯”,意為“遮蔭之處”,這裏是他們的神聖之地。底部有一些淺洞穴,洞內有雕刻和壁畫。洞穴神秘莫測,是他們躲避白天日曬的安全場所。西方人稱這塊巨石為“艾爾斯”,得名於19世紀70年代初。吉爾斯和戈斯兩位探險家到此地探險,歐洲人首次親眼見到艾爾斯石的風采。他們即以當時南澳總理艾爾斯爵士的名字為這塊巨石命名。主要由艾爾斯巨石和卡塔曲塔岩山構成的烏盧魯國家公園位於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麵積1325平方千米,建於1958年。而這些巨石和岩山形成於6億年前。1985年以來,艾爾斯地區辟為烏盧魯國家公園,土著擁有所有權和管理權。居住在這裏的澳大利亞土著在此石周圍住了幾千年,視其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世世代代愛護著這片土地。對他們來說,烏盧魯地區是他們祖先足跡的交彙點。每一塊岩石、每一個岩洞都有神聖的意義。有些岩洞,主要是穆蒂特尤魯和勘特尤峽穀的岩洞,都被土著用赭石、岩灰和木炭畫上壁畫。
(二)艾爾斯巨石
艾爾斯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成分為礫石,由風沙雕琢而成,呈橢圓形。長3600米,寬約2000米,高348米,高出周圍荒漠平原335米。基圍約8800米。岩石光滑,形狀有些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巨石整體呈紅色,突兀在廣袤的沙漠上,碩大無比,雄偉壯觀,如巨獸臥地,格外醒目。艾爾斯石是5億年前地殼運動升起的砂岩。四周是一片沙丘,此石大部分埋於沙下,僅平坦頂部露於沙上。這種構造在地質學上稱作“島山”。此石表麵有許多平行槽溝,基部周長達10千米,有風化形成的奇形怪狀洞穴。在其東北麵裂開一塊高150米的薄岩塊,依附於岩壁之上,這一石柱被稱為“袋鼠尾巴”。當地的土著將其視為神的象征。
(三)卡塔曲塔岩石圓頂屋
卡塔曲塔是在烏盧魯西麵的岩石圓頂屋。它的主要成分是沉積岩。風雨的長期侵蝕將岩石表麵磨蝕成了現在的屋脊形狀。在當地,它有“巨人”之稱。
(四)動植物資源
烏盧魯國家公園裏,有植物480種、爬行動物70種、鳥類150種、哺乳動物40種。爬行動物中最著名的是巨蜥,它的體長可達2.5米,皮呈橄欖綠,裝點著美麗的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