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傻人傻福,張角當大王
我就說哈,天下那點事,就跟現代人結婚似的。結婚為了啥?離唄。離了又為啥?找新的再結唄。簡而言之,言而簡之,從古至今,都那熊樣。
漢朝多個啥,能例外?自從劉邦那小子暴動,僥幸當了山大王,統一天下後,沒得瑟多久,漢朝不也腐敗了嘛。最後混的跟那啥似的,一個字,慘啊。要不是人家都從村長變成三胖子,咱不能再當頭來一棒子,我非的好好埋汰埋汰它。那話怎麼說來的,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日後拉清單。
不磨機了,咱就往下整吧。簡單點概括就是漢朝完犢子了。夠簡單明了吧。亂七八糟的我也就不說了,古今中外腐敗不都那點破事嗎?都明白。皇帝不好好上班,找一幫太監瞎咋呼。你想啊,太監那是啥玩意,自己一天憋的狼瓦的,他能捉摸好事?瞎鬧唄,反正他們都已經斷子絕孫了,也就不再怕生孩子沒屁眼了。
當時比較牛差的太監有十個,都啥名,聽我給你一個一個慢慢說啊,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這幫太監一天沒個老實勁,你說你悶壞就得了唄,不,瞧給他們得瑟的,還合起來起個外號叫“十常侍”,一聽就沒啥出息。不過這幫人的老大張讓,你別說,還真不一般,就連皇帝都得管他叫爹。(讀者:那叫“阿父”。猛然間:父是啥,不還是爹嘛!)
你說朝廷都這樣了,下麵還能好。那話怎麼說來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爹不咋地,兒更完。
這當時的老百姓啊,有不少琢磨事的,咋的,他行當皇帝,我不行啊。他比我多個啥?反正不鬧得餓死,鬧了備不住咱也能混出名。
這當時鬧的最歡的啊,有哥仨,這哥仨是親哥仨,還都姓張。老大叫張角,老二張寶,老三他還敢叫張梁,你說厲害不。平時沒事總在巨鹿那混。
他仨怎麼開始牛起來了呢?這得從老大說起,那老大啊,是個落榜生,當時高考沒考上,那咋整,下地采藥唄,怎麼也得正口飯吃啊,不然混到要飯那份,還不得讓人笑話死啊。
要說這人哪,也真該著。你說他上山采藥就能碰著個老頭,這老頭還知道個山洞,也不知道是不是防空洞,反正洞裏有三本書。書名還挺洋氣——《太平要術》。這書裏介紹的東西可不了得。啥都有,什麼呼風喚雨,霹靂閃電的。我說那時侯怎麼沒有天氣預報呢?你說這人說下雨就下雨,誰報的準啊。
張角別的不行,學習還湊乎,怎麼說也念過兩年書啊。拿著書之後,天天就是一個勁的讀。我估計那時侯可能小說也少,他當課外讀物看了,也備不住。
但咱不管怎麼說啊,人家看了之後,看明白了,學會了,敢自稱“太平道人”了。你一般人行嗎?不行吧。
當時啊,醫療水平差,這大家都知道,感個冒都能死一褲衩子人,你更別說瘟疫了,那還了得,一死死一片,比現在這非典還厲害。
這你說,怕啥來啥。中平元年正月,疫氣開始流行了。張角琢磨著,我這不能白學啊,我得出去顯唄顯唄啊。咱散施點符水,為人治點小病,也稱回“大賢良師”,是不是。
這當時啊,還真有捧臭腳的,五百多號人沒事幹,就知道跟張角瞎混。這幫人一天啊,可哪串遊。不過讓人不服不行的是,人家串遊明白了。而且張角的小弟是越串遊越多。
這張角看人多了咋整啊,上學的時候,光學語文了,算術不行啊。多了數不明白,不讓小弟笑話呢嘛。拉倒,咱也不管人多人少,就分三十六的小隊,每隊安排個小隊長,隊員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