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秘寶劍(1 / 2)

終於到國慶長假了,王瑞興總算可以完成他的旅遊計劃,去黃河旅遊。

王瑞興作為二十一世紀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從小就喜歡中國古代史和中國神話故事

。而黃河作為中國文明起源地,王瑞興從早就想去看看了。而這次國慶長假終於可以完成了。

黃河,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裏。"覽百川之弘壯,莫尚美黃河。發昆侖之峻極,出積山之嵯峨"(晉成公《綬大河賦》)。在她的哺育滋潤下,炎黃子孫得以繁衍生息,華夏文化得以起源發展。黃河,一直被當作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征而聞名於世。黃河風景名勝區內,名勝迭出,引人入勝,儼然是黃河燦爛文化曆史的縮影。唐代著名八景之一的昭成寺所在地桃花峪;距今數千年的秦王仰韶文化遺址;明清時代就已聞名遐邇的黃河古渡、鴻溝暮雲、隋堤煙柳、聳翠等等都分部在風景區內或其周圍。在漢霸二王城景區,有舉世聞名的廣武古戰場,漢霸二王城和楚漢中分天下的"鴻溝"。屹立於點軍台上的"戰馬嘶鳴"鑄鐵塑像無疑啟示著人們重溫曆史篇章,吸取曆史的營養

十月一號一大早,王瑞興就起來了。

他整理好之後馬上就去了火車站。經過一天的顛簸之後他終於到達了黃河。然後休息一晚上,準備明天好好玩玩。

第二天一大早,王瑞興就起來了,洗漱完畢,吃完早餐。他首先去了炎黃二帝石塑。

炎黃二帝石塑是目前國內最雄偉的雕塑之一。它依山就勢,以山為體,以82米高的整座向陽山作為像身,再在山頂塑造18米高的頭像,總高達到100米。構思新穎,獨具匠心,不同凡響。二帝坐南朝北,背依邙山,麵對黃河。巨像前是一個開闊場地,周圍遍植鬆柏,中間建築祭壇。祭壇至塑像的軸線上建有長200米的神道,兩側各列四座鑄銅大鼎,連同山前一座共九鼎,寓意九州四方江山永固。廣場東西兩端擺放大型編鍾、銅鼓各一個。

王瑞興看著炎黃二帝石塑,心中感慨萬千。

在那遠古時期,人族弱小,被其他種族視為食物,在世間苦苦掙紮。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那個時候,隨便一個族都能對人族造成很大的威脅。一直到後來人族出現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人族才成為世界強族。正是有了三皇五帝,我中華民族才能傳承不熄。

所以中華民族一直視三皇五帝為祖先,世代供奉。

但到了十九世紀末期,中國突然之間衰落,被世界列強所欺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這種狀況才得到了改觀。

但這一百多年間的恥辱,至今很多中國人無法忘懷。而且這種恥辱至今也沒有洗刷。

雖然每次看見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自己心裏都很氣憤。但是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心有餘而力不足。

還是別想這麼多了。好好的欣賞眼前的美景吧!

看著眼前的美景,王瑞興的心神已經被完全吸引了,他沒有注意到周圍的人越來越少,他漸漸的走到了未開發區。

當他醒悟的時候,他已經不知道走到哪裏了。不知道方向,王瑞興發現,自己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