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王紹巡遊了一下軍隊的情況,然後又進入雁門關之內考察了一下。
現一切正常,沒什麼不安定的因素。
然後,他就回到的戰車之中,繼續睡覺。
………………
第二清晨,大軍再次整裝待。
在出前,王紹對大軍做了一次訓話。
無疑是鼓勵之類,和戰功優越的將會得到重賞,而敢在戰場懈怠的人會得到懲罰。
很老套的話,一顆甜棗一個大棒。
讓底下的將士對你是又愛又恨,上位者最常見的套路。
“現在,大軍出……”隨著王紹的一聲令下,大軍開始出。
一路上,幾乎人鳥盡人蹤滅,除了大軍行動出的身音,安靜的可怕。
途中,路過不少村鎮,王紹也現早已人去樓空。
大概,是害怕大軍屠臣吧。
這種事,在戰爭時期,常有生。
很多戰士在戰場中經曆了戰友的傷亡,和自身的苦痛,就會想要屠殺平民來現。
而看到這種情況,主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製止的。
畢竟,大家經曆了那樣的戰鬥,泄一下也沒有什麼不對。
不過,王紹卻還沒有壞成那樣,對一些無辜的平民下手。
一路上,幾乎暢通無阻,就算是路過一下大城池,幾乎也沒有遇到抵抗,就投降了。
對於那些城池的守將來,連大日第一雄關雁門關都被攻破,他們要是抵擋,豈不是找死?
再,大日王朝誰來當家做主,管他們什麼事?隻要他們自己能夠好好的活著,那麼就夠了。
就這樣,一的時間過去,第二,大軍已經兵臨京都。
雖然,途中還是遇到了幾個城池的抵抗,但都被王紹輕易的圖滅。
而那些抵抗的城池,基本上都是又大日王朝的皇親國戚掌控。
這些人知道就算自己投降,下場也是很悲慘的,所以,幹脆死戰一場,搏一搏。
可惜,他們也太沒有自知之明了,居然以為就憑他們的幾萬人馬可以博出生機來?
而聰明的那些人,早就帶著家人兵馬都聚集在了京都,準備最後決一死戰。
更加聰明的人,更是早就攜款潛逃,明知大日必亡,就不會做那種決一死戰的春秋大夢了。
因為,決鬥是肯定的,但死也是肯定的。
決一死戰,就是決鬥一下,然後就死了……
……
京都城,城樓上,此刻聚集了大日王朝所有的皇族和文武百官。
這些人都沒有逃,或者是沒地方逃又或者是不想逃,總之,他們沒有逃跑,而是選擇死戰。
對於他們的勇氣,王紹是很欽佩的。
明知是死,卻還留下來送死,這不怕死的膽子,值得所有人學習。
當然,值得學習的是膽子,而不是智商。
畢竟,就憑這些人留下來找死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們並沒有所謂的智商。
“王紹,你一定要趕盡殺絕嗎?”京都城之上,響起了一個青年的身音。
他是大日王朝的二皇子,大日進,也是現任的大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