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畢宿星團·淚水中的許阿得斯(1 / 1)

神話傳說

在希臘神話中,許阿得斯七姐妹和昴宿星團的普勒阿德斯七姐妹是同父異母,她們是提坦神阿特拉斯和埃特拉所生的,分別取名為安布羅西亞、埃烏多拉、庫魯妮絲、珀律克索、狄俄尼、埃居奧內、菲托。

許阿得斯是山穀中的小精靈,她們互相照顧,非常親密。她們還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哥哥,名為利比亞。利比亞非常喜歡狩獵也極具天賦,但在一次狩獵中不幸被野豬撞死了。許阿得斯七姐妹聽到這個消息後傷心欲絕,在這段時間裏,她們總會想起和哥哥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一連幾天吃不下任何食物,隻是傷心地哭泣不已。

天神宙斯被七姐妹和哥哥之間的親情所感動,就把七姐妹升上了天空,成為了星星。可許阿得斯姐妹到了天界後,仍然無法抑製自己的悲痛而哭泣,她們的點點淚滴化成雨落下凡間。

直到現在她們的眼淚也未曾停止過,因此,人們常把她們稱為“淚水中的許阿得斯”。許阿得斯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下雨的女兒們。

這個時候大概是6月初,從前人們也把許阿得斯姐妹也就是畢宿星團視為雨季來臨的信號,開始著手做防洪準備。

星座趣聞

畢宿星團是位於金牛座的一個疏散星團,星團中明亮的恒星與紅巨星畢宿五共同構成一個“V”字形,在星圖中相當於牛的麵部,但最亮的畢宿五並不是星團的成員。畢宿星團的恒星數量在300個以上,距離地球約151光年。它的年齡約4億年,比昴宿星團還要老一些。此外,畢宿星團是一個移動星團,它正以每秒43千米的速度遠離我們。而6000萬年以後,畢宿星團將成為一個普通的銀河星團,那時最亮的成員星為12等。梅西耶的星圖中也包括這個星團並且對其加以編號,不過他並沒有將畢宿星團加入著名的梅西耶星雲星團表中。

天文小知識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ISS)是一項由6個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也代指該計劃發射的運行於360公裏高空軌道上的航空器。1983年,美國總統裏根首先提出國際空間站的設想,經過近十餘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設計,途中經曆了蘇聯解體、俄羅斯加盟,國際空間站才於1993年完成設計,開始實施。

1998年,第一個國際空間站上天,從此以後我們就能夠看到這些像一顆星星一樣的站點了,它們緩慢地自西向東在天際遊蕩。

第一個國際空間站是俄羅斯的“曙光號”太空艙,此後,不斷添加的部件使空間站更加明亮,因此更容易看到。

根據國際空間站最初的構想,其主要結構是:

(1)基礎桁架——用來安裝各艙段、太陽能電池板、移動服務係統及站外暴露試驗設施等。

(2)居住艙——主要用於航天員的生活居住,其中包括走廊、廁所、淋浴、睡站和醫療設施,由美國承擔研製和發射到太空。

(3)服務艙——內含科學儀器設備等服務設施,也含一部分居住功能,由俄羅斯研製並發射。

(4)功能貨艙——內設有航天員生命保障設施和一部分居住功能(如廁所、衛生設施等),以及電源、燃料暫存地等,艙體外部設有多向對接口,由俄羅斯研製並發射。

(5)多個實驗艙——其中美國1個、歐空局1個、日本1個、俄羅斯3個。美國、日本和歐空局的3個實驗艙將提供總計為33個國際標準的有效載荷機櫃;俄羅斯的實驗艙中也有20個實驗機櫃。另外,日本的實驗艙還連有站外暴露平台,用於對空間環境直接接觸實驗。

(6)3個節點艙——由美國和歐空局研製,是連接各艙段的通道和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的出口。此外,節點1號艙還可作為倉庫,用於存儲;節點2號艙內有電路調節機櫃,用於轉換電能,供國際合作者使用;節點3號艙為空間站的擴展留有餘地。

(7)能源係統和太陽能電池帆板——它們由美國和俄羅斯兩國提供。

(8)移動服務係統——例如遙操縱機械臂,它由加拿大研製。

這樣完備而昂貴的設備,主要是用來對地觀測和天文觀測的,它在氣象、環境監測、生命科學研究、通信技術、太空資源的開發等方麵都有重要的作用。

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