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革命勝利後的社會格局並沒有如方學勿所料的那樣‘辭去冬寒沐春風’,反而是軍閥割據,戰亂四起,各個軍閥頭子都想著分一杯羹,百姓的日子並沒有得見起色,方
學勿這才總算看透了戰爭之下人心的不足,沒有再參與到‘泥潭’裏,安心的留在老家過起了平淡的日子。
而這一年,餘鳳霞剛滿十九歲,卻是鄰家有女初長成,成了十裏八鄉有名的美人胚子,上門提親的人幾乎踩爛了方家的門欄,都想著將這麼一個美嬌娘娶回家去,可是都被方老爺
給統統拒絕,說是早已許配給了兒子方學勿,是他內定的兒媳婦,隻是尚未明媒正娶罷了,這麼一說,提親的人才紛紛不甘的離去,餘鳳霞鬧了個滿麵紅霞,卻也沒有反駁方老爺
的說法,她和方學勿兩人早已情愫深重,私定終生,隻差這臨門一腳而已。方老爺是過來人,哪能不明白兩個年輕人的想法,便撫須笑道讓兩人近期完婚。
喜事即將臨門,南方卻突然迎來了一場大風雪,這天早上,刮了一夜的寒風在街鎮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餘鳳霞推開大門,打算將台階上的積雪清掃幹淨,忽然發現一名女子
躺在院外的牆腳下凍得縮成了一團,裹著一件單薄破舊的棉衣止不住的發抖,餘鳳霞當下一驚,急忙叫來了老仆一起將人扶了進去,又讓人通知了方老爺和方學勿,熬好了薑湯給
那女子服下後,見麵有起色,眾人這才放下心來,問起了女子的來曆。
就聽方老爺問道:“不知姑娘姓甚名誰?是哪方人士?又為何會流落至此,暈倒在方某人門外?”
那女子年方二八,相貌姣好,被餘鳳霞攙扶著從床上坐起,臉上還帶著明顯的病容,聽見方老爺的問話,也不見絲毫的膽怯,微微一欠身說是自己名叫秀娥,是臨縣一家裁縫店老
板的女兒,因為半個月前在縣裏有兩支軍閥因為征糧不和打了起來,爹娘都死在了混戰中,她好不容易才從槍口脫險逃了出來,等逃到了這裏,因為饑寒交迫實在堅持不住才暈倒
在了方家門外,又說如今她孤苦無依,還望方老爺能夠收留於她,做什麼髒活累活都不怕,隻求能有一口飽飯吃。
眾人聽罷,對那些儈子手恨的是咬牙切齒,同時也對秀娥的遭遇表示同情,又見餘鳳霞眼淚汪汪的替她說好話,方老爺也沒多想,便同意秀娥留了下來,說也不用你做什麼髒話累
活,隻需要平時修剪修剪花草抹抹灰塵便是了,秀娥一聽,自然是連口答應,拜謝了方老爺。
就這麼著,秀娥就被安排了下來,眾人見她身子還很虛弱,也沒讓她幹活,一切等身子養好了再說。就這麼幾日過去了,方家還是一如既往的過著平靜的日子,可是鎮上卻突然傳
來了不好的消息,連日來,鎮上不斷的有人口失蹤,而且大多還是些足不出戶的少女,鬧得整個鎮子人心惶惶,失蹤人口的家人們上鄉公所報了案,保安隊查了也是毫無頭緒,說
是有可能是人販子團夥流竄作案,拐賣了人口,讓大家都小心一點,尤其是家裏有女眷的。
此話一出,鎮中百姓是一片嘩然,家家戶戶凡是有閨女的無不膽戰心驚,就連一些出嫁多年的老娘們也是嚇得不行不行的,生怕有人販子把自己拐跑,一到了夜裏就緊鎖起大門,
抱著自家那口子尋求安慰,大街上一時間連個鬼影都沒有,誰也不敢深夜外出了。
保安隊頂著壓力,也是加大了巡邏力度,沒日沒夜的巡視著鎮上有沒有什麼可疑人員出現,可幾日下來後,事情仍然是不得好轉,每天都會有一名女子失蹤不見,再後來,連男子
也開始出現了失蹤人員,算下來,這段時間便已經失蹤了十幾口人了,卻連他(她)們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整個鎮子裏陷入了一片恐慌。
事情傳到了方家,方老爺和方學勿都是眉頭一皺,暗叫了一聲不妙,這家裏邊可是有著兩個女人,要真是有人販子抱團作案可就得小心些了,於是方老爺將餘鳳霞和秀娥叫了出來
,吩咐兩人沒事絕對不要外出,就算出去也得有方學勿陪著,畢竟以他的身手,一般的蟊賊也是近不了他的身。眼瞅著事關生命安危,餘鳳霞和秀娥也不敢多想,趕緊聽話的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