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自食惡果(2 / 3)

走到那人跟前:“哎!吃燒餅嗎?”

“撂下兩碟,一會兒拿錢。”

“您吃著,我在這兒待會兒。”

那人一看賣燒餅的不走,拿起燒餅來就掂量:

“這——燒餅多重?”

“二兩。”

“夠嗎?”他又搓一下,“不夠吧?”又掂了一下,芝麻掉下來了。他又換一個:“這個更不夠分量了。”連搓帶掂又狠搖了兩下。

他掂完一個又一個,桌上全是芝麻了。賣燒餅的衝他直瞪眼,心說:你吃我一顆芝麻粒兒也得給錢!桌上這芝麻,我看你怎麼吃!

這家夥也真有主意,跟他一張桌上坐著一個人,他跟人家並不認識,硬跟人家說話:

“大哥,我現在買所房子,這所房子太便宜啦。”

同桌這人不好不答腔,問道:“一共幾間哪?”

他說:“我跟您說不清楚,幹脆,畫個圖得啦。”說著,手指尖往舌頭上一蘸,往桌上一劃:“您看,正房三間。”芝麻全沾起來了,再往舌頭上一放,芝麻全到嘴裏了。“這是東廂房,這是西廂房。”他把桌上的芝麻全吃了。

賣燒餅的眼睛都要冒出火來了:“這燒餅還要不要?”

“拿走吧,不要了。”

“不要啦?給錢吧!”

“我沒吃啊!”

“是啊,吃一顆芝麻算一個燒餅錢!”“你這不是訛人嗎?”

“訛人?你還得給包子錢呢!”賣包子的把那仨皮兒拿來,“今兒不給錢,你就別想走!”

倆人一嚷嚷,茶樓上的閑客都圍過來了,這時候二位班頭也過來了。大夥兒說:“二位頭兒給評評理吧。”二班頭兒說:“別吵,怎麼回事?”賣燒餅的說:“您二位要給我們做主呀。人家賣包子的過來,他要一碟包子,順手挖仨包子餡兒吃了,把包子皮兒吹鼓了,擺在碟裏,然後說不要了。我端著燒餅過來,他說來兩碟,拿起燒餅硬說不夠分量,一個一個地掂,芝麻掉了這麼一桌子,他把芝麻吃完了,又告訴我不要了。難道我們找他要錢要錯了嗎?”

二位頭兒說:“你這人太不對了,怎麼吃人家的包子餡兒呢?不要人家的燒餅,又幹嗎吃人家的芝麻呢?”

這人說:“這也不能怨我……嘿嘿……我這個人生來就好占小便宜兒。”

二位頭兒一聽,放懷大笑:“哈哈,你在這兒哪!”

掏出鎖鏈來,嘩啦,嘎嘣兒!也給鎖上啦。

“哎,二位,怎麼鎖人哪?”

“你是愛占小便宜嗎?”

“有這麼一點兒。”

“那就沒冤枉你。走吧!”他也被帶走了。二位班頭心裏這份兒高興勁就別提了。

倆人把他帶到了縣衙門,仨人都找到了,知縣立刻升堂。一問,這個急性子聽戲的時候給人家一個大嘴巴;又問,這慢性子家裏著了火,還打算聽完《玉堂春》再回家;問到愛占小便宜的,他就說怎麼摳包子餡,怎麼掂量燒餅,說到往嘴裏沾芝麻的時候,連縣官都樂了。他說:

“你們仨人認打還是認罰?”

“老爺,認打怎麼講?”

“認打是每人打八十板子,充軍發配。”

“哎喲,那受不了!老爺,我們認罰行吧?”

“認罰好辦,罰你們仨人在我這兒白當三年差。是認打還是認罰?”

“老爺,我們認罰。”二位班頭聽著心裏納悶兒:這是怎麼回事啊?就算不花錢,也不用這樣整人哪!他們哪知道縣官的想法,知縣把這仨人留下都有用處。縣官讓急性子給他當跟班兒的,他說派急性子辦點事,馬上去馬上來,一點兒不會誤事。那麼他要個慢性子幹嗎呀?他讓慢性子給他看孩子——這縣官有倆孩子,大兒子七歲,小兒子三歲。他說慢性子脾氣好,孩子怎麼磨他,他也不著急。那麼他讓這個愛占小便宜的幹什麼呢?知縣留他在衙門裏當個采買。他說這個愛占小便宜的,買東西準能賺點兒——敢情這縣官也愛占小便宜兒!知縣想得還真好,誰知道他倒黴就倒在這仨人的身上啦!

縣官上任第三天,省裏頭派來一個大官到這縣裏視察。按照規矩,縣官得出城幾十裏地去迎接上司。知縣就叫急性子:“急性子,外廂備馬順轎,跟我去迎接上差大人,越快越好。”急性子答應一聲撒腿就跑,知縣在裏邊換官服,衣服還沒穿好,急性子推門就進來了:“回老爺話:外頭都準備好了。”縣官一聽:“喝!太好了,到底是急性子呀!”

縣官出門上了轎,急性子上了馬,頭前引路,轟散閑人,一會兒的工夫就出了城。一出城,糟啦!城外有條護城河,河上有橋,那天正趕上早集,出城進城的車馬挺多,橋上卡著車了,得半天才能疏散開。知縣從轎子裏往外一看:“哎呀,這麼多車?這得多半天才能過去呀,討厭!”急性子一聽,老爺在轎子裏發脾氣了,一聲沒言語,翻身下馬,靴子脫下來,襪子扒了,長袍往起一掖:

“老爺,您下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