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四通八達——人腦的功能(3 / 3)

在國外,失眠的人喜歡服用安眠藥,大約有幾百萬的美國人每晚都吞服這樣的藥丸,但安眠藥有種種不良的作用。同時,亂服藥物也是造成失眠的一個誘因,所以有的專家開玩笑說:“失眠的最佳療法是,把病人的腳朝天吊起,然後將口袋裏的藥物抖個精光。”

針對藥物催眠的副作用,一些國家開始尋找別的辦法。瑞典科學家建議失眠者於睡前半小時在耳內塞個棉花球;英國科學家建議睡前喝杯溫牛奶;日本則生產一種“電子冷卻枕”,說是睡在這種可以降低腦溫的枕頭上,人就不會失眠了;而一些國家的電視台在每晚節目結束之前,幹脆播出連打5分鍾哈欠的鏡頭,以“助人入睡”。

但是,這些方法都真的能幫助人們安然入睡嗎?人的失眠和腦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人的失眠是由於腦神經異常引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況,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另外,人的體質不一,遭遇不一,思想不一,因此失眠原因也不一。所以,從古至今雖有千百種睡眠方法,可仍然未能解決大家的失眠之苦。由此也能看出,失眠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能操之過急,或許心情平靜之後就能安然入睡了!

5.做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做夢一點也不陌生,有的人天天做夢,並且夢的內容亂七八糟,沒有頭緒。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現象呢?做夢對我們的身體有利還是有弊?

要解決上述問題,先要考察夢的起因,但是目前關於夢的起因是眾說紛紜。很多專家認為,做夢的原因是人在睡著後,某種刺激在腦子裏發生的反應。他們指出,夢是“睡眠與清醒之間的中間狀態”。捷克的華茨拉夫·高瓦爾在《感知的世界》一書中寫道:“整個睡眠過程是深一陣、淺一陣地交替進行的。當一部分腦細胞處於興奮狀態,並且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雜亂無章的聯係時,就會產生稀奇古怪的夢。”

因為做夢隻是部分腦細胞的活動,所以夢境常常不合道理。例如,高爾基曾夢見荒原上有兩隻沒有人穿的靴子在走路。至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唐太宗夢遊地府、唐明皇夢遊月宮、賈寶玉夢遊太虛境等,因為是虛構的故事,也就更加離奇不可信了。

此外,外部的刺激也能引起夢。睡時陽光照臉,就可能夢見熊熊大火;雙足露在被外,也許會做光腳在冰雪中奔跑的夢。這也正是別人所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人這樣試驗:在睡著的人的鼻子前放了一瓶香水,那人醒後說他夢到了大花園,覺得到處都是“花香”。還有人做過一次試驗,在33個睡著的人皮膚上輕輕滴水,有14個人夢見了水。這些輕微的感覺之所以會被“放大”,是因為大腦在睡眠中失去了整體調節的功能,或者說,此時腦子睡“糊塗”了。

有一位多年從事腦研究的解剖學家則認為,一個人的性格是在最初幾年裏逐漸形成的,而且是在睡眠和夢中形成的。因此,做夢的原因也與身體內部受到的刺激有關。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可能會夢到自己淩空飛行。有的氣喘病人說,當他呼吸暢通後也會做飛行的夢。如果睡著後膀胱脹滿需要小便,就可能在夢中到處找廁所,小朋友或許就會直接尿濕床鋪。

當然,做夢的原因自然遠不止此,夢的未知世界還很多,這裏我們隻是介紹其中最主要的誘因。如今,有很多人比較在意自己的夢境,所以現在到處有人賣《周公解夢》之類的書。其實,夢是一種不可信的東西,你不能讓夢境中的事物影響你的正常生活,更不應該因為夢境而欣喜若狂或者是悶悶不樂!夢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該正確對待它。

你知道人死亡時都能看到和想到一些什麼嗎?眼前會浮現一幅什麼樣的圖景嗎?

美國著名醫學家采訪數十名“死”而複生的人,得到了臨死經驗的大量材料,寫成一本紀實性小冊子。盡管那些“複活者”的“死亡之行”千奇百怪,所回憶的重點也因人而異。但總的來看,他們的論述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對這個問題作了詳細的闡述:

“他已經奄奄一息,在極度痛苦中聽到醫生宣布他死亡的消息,立刻一陣刺耳的噪聲從遠處傳來,好像是鈴聲當當作響,一會兒又像飛蟲嗡嗡地叫,同時他覺得自己非常快速地穿過一條長長的黑暗隧道。然後他突然發現遠處有自己的身影,發現自己軀體還在,但完全不是原來那個了。不一會兒,他碰上了早離人世親友的‘靈魂’,他們給他看全景‘錄像’——他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一幕幕再現。他想還沒到死亡的時候,應該回到人間,不知怎麼的他覺得自己的靈魂又回到自己的軀體上。”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死亡體驗(或稱“瀕死經驗”)實際上是一個人在臨死之前的幻覺,是大腦細胞在心跳、呼吸終止後延續工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