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因果得失(1 / 2)

伏羲聞言一怔,不由的對著公子羽仔細打量一番,仿佛要將這個自己這個後輩徹底看透才罷休。

知道公子羽被自己看的渾身不自在,伏羲才滿臉笑意的說道:“真不知道應該說你這小子是心胸寬廣,還是你這孩子天生就是這麼的沒心沒肺,明明知道自己即將身曆大劫,多一份底牌就多一份脫劫而出的機會,錯失了這樣他人苦尋而不可得的機緣,想要再等待這樣的機會,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你這小子不失落也就算了,反倒勸慰起老祖我來了。不過天意如此,對你也並不是什麼壞事,你既然窺破了《九霄環佩》陰陽五行相互轉換的根基所在,日後隻要善加利用,以此為根基磨礪而出的功法,自然比學會《九霄環佩》更加適合你的道心。

說到底,《九霄環佩》畢竟是屬於伏羲的禦劍之術,就算你真的將此法學了個九成九,對敵之時能夠真正施展出來的又能有多少?除了徒惹他人窺視之外,此法也未必就真的適合你,倒不如像現在順其自然的好。

所謂天道至公,修士修道長生,想要獲得多少,就要付出或失去多少。此理雖然殘酷,卻是天地亙古不變的至理,反之亦然,你為此付出了多少,天地就會償還你多少。

《九霄環佩》雖為人皇伏羲一脈專屬禦劍之術,在妖族伏羲大聖為妖族身死,人族伏羲遷居火雲洞之後,便再沒有其他因果牽涉其中。雖然老祖我此番傳道應屬血脈傳承,可是說到底,對於一個修士而言,隻要大劫不起,老祖我這番施為,終歸屬於竊天之巧。

天地大劫本是天地眾生償還欠下天地的因果,你身為應劫之人,雖然身在大劫之中,卻是代人受過。你受到多少的磨礪,不僅天地眾生欠下了你的恩澤,天道也會對你做出補償,所以作為此番應劫之人的你,將來機緣所致,定不會缺少了適合你的道書,總好過此番竊天之巧,遭天道所妒。”

伏羲之所以一再強調其中因果得失,也不過是不想讓公子羽因為錯失此番機緣,反讓道心產生為此執念而已。從不斷的殺戮中磨礪出自己的功法,說起來雖然簡單,可是真的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天下驚才豔豔者何其多,對於天地至理精研者也不在少數,可是少了高人在一旁加以指引,能夠真正磨礪出完全適合自己功法的,又有幾人能夠真正做到?

就算是自己身為開天神魔之一,也是經過了輪回轉世,加上當初有幸聽道紫霄宮,得問道祖傳法,又有教化人族的功德加身,才能將兩世的領悟融合為一,創造出如今的《九霄環佩》。

世間那些所謂自創功法的人,多半也不過是因為目光有限而妄自尊大。那些所謂的自創功法在伏羲看來,更像是一些並不好笑的笑話。功法豈是那般容易應運而生?沒有足夠的境界,與對天道的理解,那些功法不僅錯漏之處層出不窮,若真的有人修習,不僅不能有所成就,多半也是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