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事件的發生
1980年6月14日淩晨1時左右,在烏拉圭境內聖何塞省離蒙得維的亞90千米的一個地方,63歲的鐵匠胡安·費羅切正躺在床上聽收音機,他的妻子睡在他的身邊。
突然,他覺得有一種奇怪的聲音從外麵傳來,他不禁側過頭向窗外望去,隻見兩個樣子很怪的年輕人,他們是一男一女,穿著貼身的上衣連褲服,神態高傲地盯著費羅切剛剛扭亮的門燈。那個少年看見費羅切便毫無猶豫地向他走來,費羅切以為是小偷,趕緊跳下床去用力把門頂住,可是無濟於事,那少年用手隻輕輕一推,門就開了。驚慌失措的費羅切急忙捉住少年的手,哪知剛一碰觸,一種被人放在火焰上燒烤般的劇烈疼痛逼使他縮回了手。當他的妻子趕出來時,隻見丈夫痛苦地把手垂著,其他什麼也沒看見。她仔細察看丈夫的手,發現上麵布滿紅色的小斑點。
後來調查發現,他的手傷正處於結痂階段。他們在費羅切的手心上數出了幾個點狀傷痕,它們毫無規律地散布在手心上。同時,調查人員發現,那天晚上,費羅切家裏的電表顯示消耗的電竟達千瓦,相當於他家一個多月的耗電量。
駭人聽聞的怪事
1985年9月,在法國施特拉堡留學的索馬裏學生丹雷·戈霍回到首都摩加迪沙度假。9月3日黃昏,他與中學同學施默赫、拉費格爾、巴德巴卜一起開兩輛摩托車到郊外林地兜風。
21時許,他們在林子裏隨著錄音機播放的迪斯科樂曲跳舞。忽然,從東北方向傳來一陣刺耳的聲音,4個年輕人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隻見天空中有幾片白雲,轉瞬間看見兩道橙紅色的光。一會兒,白色的光球飛近,竟是一個龐大的發光物,它的兩束奪目的光不停地在移動掃射。
4個年輕人隨即臥倒在地,屏息凝視,當光芒射到他們身上時,伴隨著一陣劇烈的燒灼感,他們立即不省人事了。他們醒來時,已是深夜23時20分。那帶電的龐然大物已不知去向。他們騎上摩托車,風馳電掣般返回摩加迪沙。第二天,他們向附近的民衛隊報告了昨夜的經曆,值班隊長阿裏赫中尉立即將談話錄音向上級作了報告。下午16時,阿裏赫中尉帶著幾名隊員跟隨丹雷·戈霍等人到事故現場進行調查。4個年輕人一會兒蹲下,一會兒臥倒,重新重複了那天夜裏的動作情景。到了傍晚時分,他們4人的臉部和胳膊開始發癢,並泛出紅色,好像皮下出血,來到市立醫院求診,大夫說是由強光照射過久或大火炙烤的結果。
1985年9月8日上午,阿裏赫中尉又把4個年輕人帶到現場。同去的還有一位叫穆吉姆的民航局工程師。他用水準儀、照相機等器材,精確地測量了飛行物的位置及放射現象,結果表明:地麵那個直徑為3米多的圓圈範圍內有焙烤症狀,土壤中的沙粒都已經玻璃化,深度達0.1米,同時,儀器的指數顯示,焙烤圈內有明顯的放射線反應,有光束掃射過的地麵和樹幹上也有輕微的放射線反應。從圈內取出6盒樣土和雜草標本經過化驗,證實土壤中的碳遭遇過嚴重破壞,雜草受過焙烤,水分嚴重缺損。穆吉姆工程師當即判斷出,他們所說的那怪物是UFO。
我們所談到的空中來客所產生的帶電的強烈光束既能致人於死地,又能讓困擾人類多年的惡疾化為烏有,加上不明物體散落的不明金屬粉屑等,那麼,這些光束、粉屑究竟由何而來?科學家們正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以期早日揭開它神秘的麵紗。
茫茫宇宙,無窮無盡,蘊藏著多少巨大奧秘啊!宇宙的形狀到現在還是未知的,有人說宇宙其實是一個類似人的這樣一種生物的一個小細胞,也有人說宇宙是一種擁有比人類更高智的電腦智慧生物所製造出來的一個程序或是一個小小的原件,或者宇宙是無形的。
那麼,宇宙到底是怎樣的形狀呢?宇宙又是何時誕生的?它的範圍有多大?它的具體年齡是多少?宇宙的盡頭又在哪裏呢?
宇宙的範圍有多大
宇宙到底有多大
我們現在所談到的宇宙大小,是指可見的宇宙,也就是以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為一個球體,它的半徑是從大爆炸,即宇宙作為一個點誕生,並開始向外迅速膨脹以來光所通過的空間。從整體上看,宇宙很可能比這個可見的宇宙大得多。
“光年”是天文學采用的計量單位,也就是光在一年中經過的路程。光的速度大約為每秒30萬千米,一光年大約是94600億千米。銀河係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而且還有另外的星係在銀河係之外,離我們有數10億光年。我們目前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邊緣,最新發現了類星體,與地球相隔約100億至200億光年,這是到目前為止所知最遙遠的天體。
宇宙盡頭在何方
20世紀以前,人們認為太陽係幾乎就是一切,不相信太陽係以外還存在其他星球。至1900年,人們又認為太陽係所屬的銀河係就是整個宇宙。至於銀河係的大小,當時最大膽的估計是寬約20000光年,其中包含大約20億至30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恒星。
1920年,天文學家哈洛·沙普利等人根據當時掌握的測量恒星距離的新方法,算出了銀河的真實寬度是10萬光年,其中包含的恒星總數達2000億顆至3000億顆。同20年前的看法相比,銀河擴大了100倍,而且還斷定這極度擴大了的銀河,並不是全部宇宙。
與此同時,天文學家又發現宇宙是由許多個像銀河係一樣的星係集成的,每個星係大約由幾十億至幾萬億顆星體組成。而且證明了宇宙是動態的,成群存在的星係彼此相互分離,它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好像宇宙也在不斷擴大。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等人設計出了確定星係距離的多種方法,證明即使是離我們比較近的星係,如仙女星座係,距離我們也有230萬光年。
按照宇宙誕生之後就急速擴大的宇宙模型,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0億年。
宇宙範圍的測量
這樣遙遠的距離簡直無法想象,但天文學家的職責就是準確地計算、測量出宇宙的大小和範圍。
假如天文學家可以找到一支“標準蠟燭”,也就是某個類星體,它有穩定亮度,特別顯眼,遠隔半個宇宙也能夠看見,那麼這個問題便不再是謎。到目前為止,大家公認整個宇宙可通用的標準蠟燭還沒有找到。因此,天文學家運用這一基本方法時通常采取一種分步方式,這就是設立一係列標準蠟燭,每一步的作用就是測定下一步。
近些年,遠紅外線觀測造父變星、行星狀星雲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翰·托裏的成片星係,三種不同的標準蠟燭使大多數人認為宇宙並不古老,僅有110億年至120億年。
但是,並不能肯定這就是正確答案,至少有另外3個天文學家小組得出了不同的結果。
其中的一個小組是以哈佛大學天文學係主任羅伯特·柯什納為首,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宇宙並不古老,可能有150億年。但傑奎琳·休特及她的學生們,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的埃德·特納,都測定宇宙有240億年。至於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究竟在何處,也許將永遠是個謎。
什麼是“失落的世界”
天文學家提出,在遙遠的宇宙邊緣,存在著一些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它們被稱為“失落的世界”。
科學家們相信,這些行星在太陽係形成初期被摒出太陽係,從而成為宇宙中的遊魂野鬼。它們那裏的氣候暖和而且濕度充足,足以維持生命的存在。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技術學院行星科學家史蒂文森表示,盡管這些地球的“孿生兄弟”沒有像太陽那樣的恒星為它們提供熱力,但它們的表麵很可能有厚厚的氫氣層,氫氣層中蘊藏著由行星天然放射作用所發出的熱量,並使這些微熱得以長期保存。
史蒂文森說,這些“被逐者”從太陽係形成過程中所獲取的熱能,即使經過幾百億年也不會冷卻。
“失落的世界”理論問世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因為史蒂文森的論點目前基本上不能得到證實。
那些遙遠的孤星如果存在的話,也隻能發出極少的放射熱能或無線電波,以目前的技術而言,地球上的科學家根本無法觀察到它們。
宇宙的年齡之謎
宇宙年齡的猜想
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宇宙深處的一個類星體上鐵物質含量要遠多於太陽係中任何一個星體。由於天體中鐵物質的形成需要極漫長的時間,在與太陽係天體鐵物質含量對比的基礎上,科學家提出宇宙年齡可能大於此前人們的猜測。
馬普學會地外物理學研究所和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借助空間射線望遠鏡對這一編號為“APM08279+5255”的類星體上所含成分進行分析發現,雖然該類星體中似乎並不存在氧元素量大約是太陽係中單個星體的3倍左右。
根據現有認識,類星體及其所含鐵物質是大爆炸後15億年左右才逐漸形成的,而天體物質是在宇宙中星體燃燒爆炸之後經過聚變後形成的。
也就是說,某個天體上的鐵物質隻能在數十億年時間內才逐漸積聚起來。現有研究認為,宇宙的年齡至少為125億年,太陽係形成的時間約在90億年前。
因此,以太陽係天體中鐵物質含量作對比,這一新發現或者表明宇宙中存在一類人們迄今並無認識的富含鐵物質的星體,或者表明宇宙年齡要大於此前的猜測。
宇宙年齡的測量
宇宙是否會膨脹的一個指標。測定宇宙年齡的方法有很多。用同位素年代法測量過地球的年齡為40億年至50億年,月球年齡為46億年,太陽年齡為50億年至60億年,此法測定宇宙年齡為120億年。
比較常用的還有球狀星團測量法,它是借助恒星演化理論來測算恒星年齡,利用這個方法計算的宇宙年齡為80億年至180億年。
如果從測定的最老恒星的年齡約200億年來看,宇宙的年齡至少應在180億年以上。哈勃常數測定法是基於宇宙膨脹的觀測事實確立的。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測膨脹速度可通過紅移量的測量來獲得。測出鄰近星係與我們的距離,再由此標定紅移與距離的關係,就可提供宇宙的尺度,進而計算宇宙的年齡,因此測定出鄰近星係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是最為關鍵的。
測量與鄰近星係距離的方法有兩種,每種方法測量出的結果也都有兩種,即200億年和100億年。
還有人采用一種與哈勃常數無關的測定方法,測得的宇宙年齡為240億年。德國的科學家測定出宇宙年齡為340億年。總之,運用不同的測定方法測出來的宇宙年齡都不一樣,而且相差非常遠。
宇宙年齡的增加
2006年8月7日,美國出版的一份報告稱,宇宙的年齡可能比原先設想的還要早20億年。
科學家們已發現一個比原先預想還遠15%的鄰近星係,這意味著宇宙的年齡可能少估計了15%。但是另一些專家認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天文學家們通過觀測一顆階段性改變亮度的特殊行星,已經成功測定出許多遙遠星係的相對距離。
但是為了知道這些星係距離人們究竟有多少光年,科學家們需要直接計算銀河係和一些星係之間的距離,這樣的測量很難進行。
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的阿切斯特·波南斯和他的同事在銀河係的“鄰居”三角座星係中觀測到一顆正在逐漸暗淡的失色雙星。
這個係統中的兩顆星星在它們的軌道上互相穿越,他們根據亮度估計行星離地球的距離約為300萬光年。
如果這個數據得到確定,新的距離暗示更遠的星係都將比原先遠15%。而且因為宇宙的大小和年齡都以星係距離為基礎,所以宇宙的年齡從137億年增加到了157億年。
由於宇宙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演化等問題至今也沒有一個正確的解釋,所以宇宙的壽命到底有多大,也無法給它一個合理的解釋,有待科學的進一步研究。
宇宙的歸宿
自大爆炸至今,宇宙大約已有110億年的曆史。今後如何發展,科學家們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繼續膨脹下去;一種是膨脹到一定程度後,轉而收縮。但不管如何發展,最終都會走向死亡。當然,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宇宙將在什麼時候死亡,這會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時間,比如說不可想象的億兆年吧!
宇宙如果轉而收縮,宇宙中的物質密度會逐漸增大,星球之間的距離會縮短,整個宇宙的溫度將逐漸升高。
當整個宇宙的溫度升高到超過太陽等恒星的溫度時,恒星也將化成氣體而消失,黑洞則趁機飽餐一頓。然後,變“胖”變重的黑洞相互合並,形成一個大黑洞,最後蒸發。
宇宙的誕生與消亡
宇宙誕生的研究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在的樣子又是如何演變而成的呢?在很早以前人類就提出了這些疑問。這個使人類困惑千年而未能破解的重大問題,直至愛因斯坦完成了一般相對論學說之後,才首次提出符合科學邏輯的解答。
一般相對論提出宇宙有可能發生膨脹,後來研究的結果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們發現遠方的銀河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和我們的銀河拉遠距離,這說明宇宙正在逐漸地膨脹著。另外,還發現宇宙空間到處充滿著雜音電波,這證明宇宙曾經是一個超高溫、高密度的大火球。
宇宙到底是什麼
宇宙是廣袤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地運動和發展中。《淮南子·原道訓》寫道:“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
宇宙中的物質分布出現不平衡時,局部物質結構會不斷發生膨脹和收縮變化,但宇宙整體結構相對平衡的狀態不會改變。僅憑從地球角度觀測到的部分,可見星係與地球之間距離的遠近變化,不能說明宇宙整體是在膨脹或收縮。就像地球上的海洋受引力作用不斷此漲彼消的潮汐現象,並不說明海水總量是在增加或減少一樣。
大爆炸宇宙論
“大爆發宇宙論”被公認為是最標準的宇宙進化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推算,宇宙誕生的時間在150億年之前。宇宙剛剛誕生時它的直徑僅有1/10米,但它的溫度和密度卻高得讓人無法想象。由於物質的溫度和密度驟然下降,使這個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膨脹。在“大爆發”中誕生了各種元素和支配它們運動的力,也因此形成了星球和銀河,頃刻間宇宙之卵便演變成了“成年”的宇宙。
“大爆發宇宙論”提出,宇宙可能是從既無空間也無時間的“虛無”之中以驚人的速度迅猛膨脹而瞬間誕生的。這種理論還提出,宇宙常常是周而複始地從誕生至消亡,再誕生、再消亡的輪回,我們現在的這個宇宙隻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個宇宙中的一個而已。但到目前為止,對於宇宙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這還需要人類進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宇宙也會死亡嗎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宇宙也會有完結的一天嗎?會以怎樣的形式完結?會是瞬間爆炸嗎?
根據科學家的最新觀測結果,宇宙最終不會變成一團燃燒的烈火,而是會逐漸衰變成永恒的、冰冷的黑暗。然而地球人或許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因為地球人暫時還不會被宇宙“驅逐出境”。
科學家又指出: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永遠存在的。宇宙也許不會突然消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讓人覺得越來越不舒服,並且最終變得不再適於生命存在。
這種情況將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呢?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問題。但是,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來說,這些問題卻是一種冷酷的問題。
天文學家的推測
自從20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哈勃發現宇宙正在膨脹以來,“大爆炸”理論一直沒有擺脫被修改的命運。
根據“大爆炸”理論,科學家指出,宇宙的最終命運取決於兩種相反力量長時間“拔河比賽”的結果:一種力量是宇宙的膨脹,在過去的100多億年裏,宇宙的擴張一直在使星係之間的距離拉大。另一種力量則是這些星係和宇宙中所有其他物質之間的萬有引力,它會使宇宙擴張的速度逐漸放慢。如果萬有引力足以使擴張最終停止,宇宙最終會變成一個大火球。顯然,任何一種結局都在預示著生命的消亡。目前,天文學家的觀測結果仍然存在著不確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