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西周巨船?(1 / 1)

董小姐吃驚的說:“強哥你是說這些食人魚是被人為從非洲引進來的?”

強子點頭說道:“這也是現在唯一能解釋的通了的。”

我一邊聽大家說一邊分析,分析後我對大家說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引進這些食人魚的極有可能是先人們所為,因為我們在這裏也沒有發現現代人在這裏的活動痕跡,所以這也是現在唯一能解釋的通的。”

大家也點點頭沒有別的說法,這時馬鵬不禁的問道:“若如董老先生所說這裏是禹帝遺跡,那麼必定是那個時期的先人從非洲引進的食人魚,這可能麼?”

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馬鵬了,曆史上華夏先人到過非洲然後將食人魚引進到中國,說實話我自己都感覺不太靠譜,我看向導師,導師搖了搖頭顯然也沒有答案,然後導師問我道:“大V,你們下水後遇到了什麼情況,有什麼發現沒有,如果能從巨船上找到線索確定是哪個時期的,可能有助於我們的判斷!”

我於是將我們下水的經過講給了導師聽,導師很仔細的追問每一個細節,當我說到強子撿到的那把在水下依然鋒芒畢露,我們不顧危險也要折返撿回的寶劍時,導師一臉驚奇的說道:“寶劍在哪裏?給我看看!”

隨後強子便把寶劍遞給了導師,在水下的時候沒有仔細看這把寶劍,這仔細觀察之下這把寶劍劍身印有菱形紋,刀刃鋒利無比,在燈光照射下劍身泛著紅光,寒氣*人,導師激動的手都有點哆嗦了,馬鵬跟衛國更是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衛國不禁說道:“我見過寶物無數,唯此劍隻應天上有!”

導師看著劍自言自語道:“巧奪天工,匠心獨運,後人不能及也!”

我也暗自驚奇於千年前先人鑄劍的技術,在我看來這劍身的鍍層起到了防腐、泛紅光的效果,真是奪天地之造化,我向導師問道:“老師認識這把劍麼?”

“我也不知道這把劍是何來曆。”導師搖搖頭說道並順手將劍遞給馬鵬和衛國觀看,馬鵬一邊撫摸著劍身一邊說:“老師這巨船和寶劍如何能保存千年而不腐壞?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導師思索了一下對馬鵬說道:“小馬你們可知道威尼斯水城?”

馬鵬說道:“當然,那可是世界旅遊勝地啊!”

導師點點頭繼續說:“你們可知道它的來曆?”

我們聽了以後麵麵相覷,導師笑了笑接著說:“威尼斯水城號稱在最不能築城的地方建造了城市,因為它是建在海上的,大家都稱其為地下森林地上石林,當時為了建造威尼斯將意大利整個北部的森林都砍光了用來作為威尼斯城的水下地基,他們的建造方法是在水下打下大木樁,一個挨著一個,最後鋪上木板在上邊蓋房子,在水裏根本不必擔心木頭會腐爛,因為它們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人說從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來的木頭堅硬如鐵,挖出後見到空氣才腐爛,俗話說幹千年,濕千年,幹幹濕濕兩三年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沙漠中的胡楊也可千年不腐,至於更深度的理解恐怕要找專家進行解釋,這也能夠解釋為何千年前的巨船沉在河底而不腐。”

大家聽了恍然大悟,導師接著又問我:“大V你接著說還有什麼發現!”

然後我便將第二層和第三層船倉所見告訴給導師,並把我帶出來的蛇卵與陶碗、陶瓶交給導師,導師聽到我說在第二層船倉的所見時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對導師說:“老師,這些蛇卵不會與雞冠蛇有關吧?”

大家聽了神情都為之一動,馬鵬更是激動的說:“什麼!他們弄這麼一船倉的怪物卵幹什麼,難道這東西也能拿來買賣?”

衛國這時候說:“要想知道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我們先要知道這艘巨船是用來幹什麼的,絕不是經商這麼簡單!”

大家一時也討論不出個結果來,隨後我又將陶碗與陶瓶交給導師,導師接過去以後在燈光下細細的看著,那個陶碗沒什麼特別,倒是那個陶瓶有點特別,說是陶瓶不如說是個陶杯,其斂口,扁鼓形腹,上窄下寬,平底微內凹,器形滿飾拍印方格紋,肩部一側飾一銜環,另一側飾一扁帶狀如意形彎曲把柄,器形小巧別致,外表有一層薄薄的釉比較光澤呈青綠色,但釉不均勻還有流釉現象,衛國對導師說:“老師,以我看來這應該是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器,您以為呢?”

導師點點頭說道:“恩,不過我認為這應該是西周時期的瓷器,應該是西周時期貴族才能使用的東西,商代的胎質陶煉較為粗糙,器壁較厚重,一般呈青灰色,而西周器體的製作較商代講究外觀的規整,釉色多呈青綠色,瓷器釉麵普遍具有一定的光澤,所以我覺得是西周時期的原始瓷器。”

衛國疑惑的說道:“西周的古物,這怎麼會同時出現兩個時期的古物呢,一個夏朝一個西周這跨度太大了點吧!”

導師點點頭:“這也正是我困惑之處!一個遺跡出現兩個不承接朝代的東西,實在是有悖於常理。”

我們也覺得有點說不通,正當大家絞盡腦汁之時,董小姐跟大家說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