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認為以王子朝的為人處事斷然不會放棄,但是為什麼後來沒有組織軍隊奪位似乎另有原因,老子隱退應該與王子朝有很大的關係,老子的《道德經》主要回答了如何戰勝敵人、君王如何統治、君主如何獲得認可等命題,這正是王子朝當時所麵臨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是王子朝與老子一問一答所產生。
周朝王室典籍包含了自上古伏羲至周朝王子朝當時所有的曆史、人文、科技等華夏民族的記載,這也能夠說明為什麼我們後人對周朝以前的曆史基本上是十分模糊的乃至於神話式的流傳,楚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可能與王子朝流落楚地有關,王子朝自認是王室正統自然有必要將它們傳遞繼承下去,當然他不會將所有典籍交給楚國,而後世再也沒有人去追尋過這批珍貴的典籍,所以現代有學者認為這批典籍被王子朝藏匿了起來,我們至今沒有發現,那麼這些與《山海經》又有什麼關聯呢?
導師覺得《山海經》就是王子朝所代表的勢力根據王室典籍對周朝以前曆代曆史的記載,老子可能就參與了編寫,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隻能將它們寫的如同神話一般,這也就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山海經》寫的光怪陸離、荒誕不經,因為當權者不會允許,所以隻能用神話影射曆史,而且《山海經》很可能隱含了某種信息,我們至今沒有發現。
導師的一係列分析和研究讓我十分震驚與興奮,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了《山海經》這本書,我看了強子與董小姐一眼,他倆似懂非懂的樣子。
導師指著電腦上的一段文字對我說:“大V,你看這段出自《海外東經》的記載。”
我和強子、董小姐都湊到電腦屏幕前,上邊寫著: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這段話很簡單不過,意思是天帝命令豎亥用腳步測量大地,從最東麵到最西麵,總共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計算,左手指著青丘國的北麵,另一種說法是帝禹令豎亥測量大地,總共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我看著這段話腦中是思緒萬千,導師看著我問道:“大V你怎麼認為?老師我傾向帝禹讓豎亥測量大地,至於這天帝應該說的是帝舜。”
我點了點頭:“學生同意老師的說法!”
導師接著道:“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換算成長度足以繞地球三圈,如果真是這樣,豈不是華夏先祖的足跡早已踏遍全世界?”
我和強子、董小姐都不禁吸了一口冷氣,這實在是顛覆我們的傳統認知,讓人感到難以理解,如果真是這樣那豎亥乃探險第一人。
導師站起身說:“而且我們在現龍山就見過巴蛇,它在《山海經》中是有記載的,這也能夠說明深淵底下的河裏為什麼會有非洲食人魚,因為先人確實到過那裏,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的推斷是可信的,現在已經有美國學者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出山海經的真實性,美國學者墨茲博士研究了《山海經》並根據《東山經》上所說,在中國大海之東日出之處,也就是在北美,試著進行據經考察,經過幾次失敗,她一點一點地依照經上記過的山係走向,河流流向,山與山之間的距離考察,結果她勝利了,她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係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完全吻合!可歎的是作為華夏子孫的我們竟無一人敢於走出這一步,無人去追隨先祖的腳步,感受他們數千年前的偉大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