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人造蟹肉和人造海蜇皮嗎?覺得味道不錯吧!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到如此地步,生產一些人造食品是不在話下的。這裏就向你介紹人造肉和人造蛋的情況。
不論是肉,還是蛋,其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蛋白質分解後就變為氨基酸。氨基酸是人體的營養物。而且有些氨基酸是人體必需的,自己體內卻不會合成,隻能從食物中攝取。然而,畜牧業和養殖業的發展,還滿足不了全球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
現代生物技術可以生產單細胞蛋白,即用微生物(如酵母、細菌)通過發酵來生產單細胞蛋白。這些微生物體內蛋白質的含量高達40%~80%,比大豆和花生的蛋白質含量還高。單細胞蛋白的生產周期短、營養價值高,又可以進行工廠化大規模生產。
單細胞蛋白中所含的氨基酸,如亮氨酸、賴氨酸、異亮氨酸和蛋氨酸,都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單細胞蛋白營養價值勝過豬肉、魚和蛋。因此,完全可以用單細胞蛋白生產人造肉和人造蛋,成為居民家中的菜肴。
生產單細胞蛋白的技術日趨成熟。科學家估計,僅把中東地區每年自燃的天然氣中的一半用來生產單細胞蛋白,就可以滿足10億人口對蛋白質的需求了。
植物間的“親家”和“冤家”
植物有“親家”,也有“冤家”。有些植物可以和平共處、互不侵犯,甚至還可取長補短、互助互利。有些植物卻像死對頭,彼此都有相互抑製作用,不是一方受害,就是兩敗俱傷。
玉米和大豆是“親家”。玉米需要氮肥,大豆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固定在土壤裏,供玉米吸收利用。所以,它們成了親密的好“鄰居”。
把大蒜和棉花間作,大蒜揮發出來的植物殺菌素,能把棉蚜蟲趕跑,別的害蟲聞到這種氣味也會逃之夭夭。因此,大蒜成了棉花的“好朋友”。
然而,植物間的“冤家”也是很多的。番茄與黃瓜種在一起,它們會一起減產。如果讓馬鈴薯同黃瓜為伍,就會得病。
苦苣根部的分泌物對農作物有抑製作用,在它周圍的農作物盡管個子比它高大,也難以生長,有時甚至枯萎而死。因而苦苣被稱為“大惡霸”,隻得由它獨霸一方。
由於植物間有“親家”和“冤家”,所以它們也會擇鄰而居。不同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出不同的化學物質,有的能被相鄰的植物所接受,甚至給對方帶來好處。有的植物會彼此排斥,經常發生無聲的“化學戰”,作戰武器是“毒液”和“毒氣”,它們會抑製對方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