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界中,絕大部分的種類都能自食其力,然而也有一部分過著不勞而獲的寄生生活。菟絲子就是其中的一種。菟絲子渾身金黃、底下無根,所以又叫黃絲藤、無根草。
菟絲子的種子在春季萌發時,也發芽生根,幼苗出土後的2~3個星期內,還過著獨立的生活。幼苗向上生長、上半截卷成一個個小圈圈。這些小圈圈“好吃懶做”,如果沒有可以纏繞的植物,不久就會枯死。一旦碰到寄生對象,它就伸長藤蔓,利用一種特殊的變態根——寄生根,伸進寄主體內竊取養料,從此菟絲就過著不勞而獲的寄生生活。
寄主由於菟絲子的寄生,養料被奪去後,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逐漸變得消瘦、枯黃,甚至死亡。每當寄主枯死時,它又爬上鄰近植物,繼續吸取寄主養分而生存,直到自己成熟,綻開黃白色的小花,結成果實。每個果實裏有1~3粒種子,一株菟絲子可以結出2000~3000顆種子。秋天,種子成熟,有的撒在地上,有的隨大豆的收獲,偷偷地混雜在農作物的種子中間。第二年的4~5月,這些小“寄生蟲”又從土中鑽出,繼續幹它們的壞事。菟絲子蔓延得非常迅速,可以造成大豆、亞麻、棉花、土豆等大麵積減產,因此,菟絲子是農作物的大敵。菟絲子也是常用中藥,可治腰膝酸痛、遺尿、視力減退等病症。